English

在海上见证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2008-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万细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二号测量船工程师) 我有话说
别人都喊我“老万”,其实我并不老,才49岁。从登上远望二号测量船那天起,我就与热浪蒸腾、噪音震耳的机炉舱结下了不解之缘,与船相伴相随了30年,所有的海上测控任务一次没落,所以大家也尊称我为“船宝”。

1959年2月,我出生在湖北长江边一个农民家庭。我家住在长江堤坝上,儿时的我经常坐在家门口看那江上络绎不绝

来来往往的船只,渴望自己将来有一天也能驾着大轮去闯荡江海,那该多威风啊!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的家乡。听说我们国家在建造航天远洋测量船,在我们镇上招水手,我就去报了名。于是,19岁的我带着儿时的梦想,来到了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登上了停泊在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的远望二号测量船。

1980年4月底,我第一次随远望二号测量船出海,执行的是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落区测量任务,测量点是南太平洋。每天值班之余,我最喜欢到甲板上看海,五月的南太平洋是最温柔的,没有寒潮、风暴、台风,尤其是到了傍晚,晚霞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望着无垠大海,儿时的梦想在我心中升腾。

凭着一股钻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就掌握了通常需要3到4年才能掌握的操作技能,由锅炉值班巡视成为锅炉岗位主操手,并于1989年由普通水手提升为机电部门助理工程师。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航天技术也飞速发展,1992年9月21日,中央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从测控卫星到测控飞船,测量船必须进行设备改造。1998年整整一年,远望二号测量船在上海江南厂进行“洗心革面”:进行飞船测控系统和天地话音传输系统、动力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

2003年9月27日,远望二号测量船航行在南太平洋上,全速驶向任务海域,执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测控任务。19时32分,我房间的电话突然“丁零零”响起来。我迅速抓起电话,听到机电部门值班员颤抖的声音:“1号主锅炉过热器发现水迹,炉水出现下降趋势,估计是锅炉哪个部位发生泄漏了。”

险情就是命令!在茫茫大海上,求救无援,只能自修!过热器处出现漏水,但很难确定故障发生的确切位置。我拿起榔头、扳手和工人师傅一起拆卸过热器道门。60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甭说是干活,就是不动呆上几分钟,也会像洗“桑拿”一样。不一会儿,汗水就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浸透了我们的衣衫。

道门打开了,管束内残余的炉水遇上200多摄氏度的过热器蒸发管束变成了“哧哧”的白汽。为了抢时间,来不及将主锅炉彻底冷却,我铺上隔热石棉板和冰块就往里钻。在场的领导见状,大声吼道:“老万你不要命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渐渐流逝,时针指向了凌晨1时52分,经过380分钟的紧张决战,动力设备恢复了正常工作,我们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事后一连几天,我脸上好像被太阳晒伤一般,滚烫刺痛。

海天测控,就是这样险情莫测。在执行神舟五号任务前一天,根据气象预报,所处海域受强温带气旋的影响,任务零日的风力将达11级,浪高在6米以上,这就预示着我船无法按原方案执行任务,于是,各大系统的目光全都集中到我们船上,飞船发射的命令迟迟不能下达。经过准确分析温带气旋的走向和强度变化,我船紧急制定新的测控方案,作出向东北机动136海里参加任务的决策,既确保了船舶测控稳性要求,又保证了飞船按时上天。10月16日,当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跨出舱门的消息传遍世界时,我们正在“胜利大逃亡”,因为任务海域已掀起了10多米的巨浪。

为了提高我国航天测控网组网的自主能力和灵活性,给载人航天、探月及二代导航等大型航天工程提供更强有力的海上测控支持,我国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开工建造了两艘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新船的建造采用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舱室的布置也更人性化。

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远望二号测量船退役后,把它办成一个船史馆。我总觉得远望二号测量船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获得那么多荣誉,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应该把它保留下来教育后人。

当然,我这个最直接的见证人,如果退休后能义务向参观的人们讲述海上的故事,那该有多好!(本报记者温庆生整理)

人物小传:万细春,湖北黄冈人,1959年2月出生,1978年3月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工作,现任远望二号测量船轮机工程师,先后参加国家级科研试验任务40多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