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佳木斯农业循环经济延伸财富产业链

2008-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殷燕召 我有话说

10月的三江平原已有了冬的寒意,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国乡的长发农场,3000多亩稻田一望无边,正收割的农民们则享受着广袤的黑土地所带来的丰收喜悦。农场场长郭凯笑着说,无论今年国家定的粮食收购价是多少,农场的水稻都会以每斤比国家收购价高2分钱的价格卖给佳木斯市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这是春天就已经签好的

订单。长发农场种的是绥粳4号水稻,平均亩产1200斤,因此这张订单让整个农场多收入了7万多元。

佳木斯市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大型粮油深加工企业,这里每年能加工20万吨水稻,但产品却不仅仅是大米。在机器轰鸣的车间,从农场收购的水稻经过剥壳处理后,稻壳被密闭通道吹送到专门设计的锅炉,通过燃烧后火力发的电能直接并入国家电网。燃烧后的稻壳灰还能被进一步提取出活性炭和白炭黑,而白炭黑因为有夏天吸收热量、冬天释放热量的特性,正成为一种高级的新型建筑材料。在稻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米糠,则被提炼出营养价值极高的米糠食用油,榨油后的米糠粕,还可以继续提炼出卵磷脂、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在这样的水稻加工过程中,无废料、无污染,益海粮油公司的总经理吴志华得意地说,粮食在这里可算被“吃干榨净”了。因为通过循环经济延伸了产业链,益海粮油公司获得了可观收益,2007年上缴利税就有48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吴江全教授介绍,稻米重量的20%是稻壳,8%是米糠,过去单一的稻米加工,稻壳都丢弃了,米糠用来喂猪,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稻壳在自然界中需要5年才能腐烂,对环境污染很大。而在益海公司,2007年稻壳的发电能力就达到2160万千瓦时,20万吨的稻壳就能代替2.4万吨的标准煤。米糠有16%的含油量,如果全国的1.87亿吨水稻都采用这种加工方法,等于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

同样是在佳木斯市,黑龙江一季付士米业公司的加工厂则显得有些清静。厂长许德春说,这家厂的加工能力是3万吨,在当地也属于大型的加工厂,但因为加工方式单一,现在每年只能加工稻米2万吨才不至于亏损。许德春还表示,只有像益海粮油公司那样搞循环经济,通过深加工丰富产业链,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在临近公司的路边,散落着一些小加工厂丢弃的稻壳,风一吹过,随之飘散。

佳木斯市经济委员会主任郝奎霖介绍,作为粮食产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并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就生产规模和产量而言,目前佳木斯市的农业循环经济还只是全国农海里的一朵浪花,但其原粮的就地加工增值,由资源消耗向高效利用的转变,则对全国农业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