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威海:由生态和谐迈向人文和谐

2008-10-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赵达 夏侯昭? 我有话说
金秋时节的威海,天澄海碧、浓翠逼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赋予山东威海以无穷的活力。这座当年的边陲小城,如今已成为我国北方颇具活力与特色的城市之一: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一顶顶桂冠,纷至

沓来。

自2004年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来,威海更是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创城不仅仅是要实现各项指标,更要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如是说。

生态立市,环境优先

乘出租车行驶在威海市滨海公路上,清新的海风拂面而来,几朵白云点缀碧空,美丽的合欢树在阳光下舞蹈……正当记者陶醉之际,司机师傅主动搭话,“我们威海漂亮吧!”他说,市里下大工夫搞环境建设,老百姓都全力支持。

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是威海坚持的城市发展战略。

为拥一汪碧海,威海对50多家小造纸、小化工厂痛下“杀手”,清理近海养殖3万多亩,建成污水处理厂10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1%;为顶一抹蓝天,他们拆除了市区1500多座小锅炉,迁建改造了玻璃厂等烟尘排放大户,空气环境优良率达到100%;为依一片青山,威海对800余个采石点进行了整顿,对山体进行矿坑蓄水、植被绿化和生态复原;为踏一方净土,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100%无害化处理,86%的镇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

威海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得益于正确的决策,也得益于有力的执行。市委书记、市长亲任绿化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市直机关都必须包山头绿化,工作人员必须亲自参加劳动,包成活、包管理、包成林。通过此举,1999年以来共绿化市区周围大小山头30多座,植树140多万株。

“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宁肯牺牲发展速度也绝不增加污染源。”这是威海的庄重承诺。对新上项目,一律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该市先后关停重污染企业近40家,搬迁50多家,对500多家企业进行了治理。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威海居环境竞争力首位。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4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8平方米。

凡人善举多,文明之花遍地开

寒来暑往十几年,殷树山的生活规律一直没有变。每天清晨5点,这位家住市区同心路82岁高龄的老人,总会准时走出家门,开始在社区义务清扫卫生。在他的带动下,社区近20个老人自发组成服务队,活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成为社区文明和谐的保障。

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和谐社区建设。而这些社区义工,正是威海人人参与创城的一个缩影。“社区义工”蒋延昌每天忙忙碌碌,不是帮这家修修床,就是帮那家换换玻璃;社区“义务保洁员”陶淑义不但让红旗街的花坛四季青翠,还带动周围居民参与公共卫生管理……越来越多的社区志愿者在和谐互助中传递着文明。

两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的威海,对创城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为提升全民文明道德素质,威海开展了“感动威海十佳人物”、“百佳诚信企业”、“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一个个普通人、一件件普通事,见证着文明威海的脚步。

威海人民的热情永远镌刻在灾区人民的心中。今年初南方大雪期间,得知郴州受灾严重,威海人民发起了“威海―郴州心连心春暖行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十多万元凝聚着威海人深厚感情的款物就送到了灾区孩子的手中。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威海各界踊跃为灾区同胞捐款捐物,总额超过1.72亿元,用行动诠释了“天灾无情人有情”。

热心公益、扶危济贫、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在威海广大市民中已蔚然成风。正是这些凡人善举,让威海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提升城市品位,体现人文关怀

中秋之夜,海风习习。威海文登市葛家镇葛家村的文化活动中心里热闹非凡。晚饭后,村民李富强就提着二胡来与票友们汇合。“自从文化活动中心建起后,村民们不打麻将、不打扑克,反而都迷上了唱戏、跳舞,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充实。”李富强兴奋地表示,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在威海,像葛家镇这样的文化活动中心几乎每个镇都有。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威海按照“城乡面貌根本改观,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确立,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要求,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仅2007年,威海市就投资7.2亿元启动了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十大城建重点项目”,建成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威海公园、幸福公园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休闲项目,城市功能更加齐全。

在广大农村,威海开展以求富、求知、求美、求乐为主要内容的“百佳和谐家庭”、“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营造环境优美整洁、生产生活便利、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对市区35个旧生活区进行了综合整治,增设花坛绿地、健身器材,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旧生活区改造完成率达到92.1%,物业覆盖率达到100%;开展了平安镇、村、社区等创建活动,使威海成为全省社会治安形势最好的地市之一。

这样的惠民工程,在威海随处可见:助听行动、慈心一日捐、慈善月活动……以人为本的创城思路,让威海人民真正享受到实惠。仅去年,全市用于统筹城乡发展、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达到51.1亿元。

如今,凭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威海这座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正在由生态和谐向着人文和谐大踏步迈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