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半个世纪的探天之旅

2008-10-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温庆生 管懿 黄从军 王艳梅 我有话说

 50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漠;5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举世瞩目、国人骄傲的“中国航天第一港”,成为展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窗口。

从第一枚近程导弹飞上蓝天,到洲际导弹南太平

洋一石激起千重浪;从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乐曲响彻寰宇,到第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满载而归;从第一艘“神舟”试验飞船问鼎苍穹,到中国航天员翟志刚漫步太空……位于祖国大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神奇的“中国速度”挥洒下一个个当代传奇。

50载风雨兼程,50年天路辉煌。自1958年10月20日建场至今,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41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3艘载人飞船以及近千枚火箭。大漠航天人用忠诚和奉献创造了在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个第一”,为奠定我国的大国地位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突如其来的发现,让发射人员惊出一身冷汗……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浩瀚太空,使美丽的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脚印。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奏响了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时代最强音。

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世界航天技术蓬勃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对中国空间科学事业作出重大决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这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

发射中心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经过16年锲而不舍的刻苦攻关和顽强拼搏,实现了载人航天发射的一次次重大跨越,成为摘取皇冠上明珠的人。

从当年仰望星空,到如今信步太空,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曾经历过多少曲折和变迁,坚守在大漠深处的东风航天人,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神舟七号”整装待发

就像“神六”任务时,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风雪出征的传奇一样,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都有一些让人难忘的故事。

1999年11月20日,国庆50周年的喜庆还没散尽,在人们正翘首期盼澳门回归、跨越千年的重要时刻,中心全体参试人员经过135天的连续奋战,迎来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的关键时刻。

“30分钟准备!”清晨6时,发射塔架缓缓展开。突然,发控台操作手祝亮发现,火箭精瞄显示仪表指针出现左右微摆,任由技术人员怎样努力,也无法实现精确瞄准。如果方向偏了,飞船就无法进入预定轨道。原来,塔架打开后出现电磁干扰,影响了精瞄电路的稳定。在这危急关头,中队长岳全龙主动请缨:“让我试试!”他和瞄准技术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分离远控精瞄,采取近距离瞄准,即依靠人的目力判断通过激光瞄准仪来监控调整火箭陀螺浮向,终于抢在发射前10分钟对火箭实现了精确瞄准。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长征二号F火箭喷射出桔红色火焰,在戈壁滩即将褪去的夜幕中壮丽腾飞,飞船在太空遨游一天后于次日顺利返回,圆满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2001年,“神舟”二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这是我国第一艘按载人要求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针对产品技术状态变化大、试验检验项目多、获取实验数据要求高的实际,中心广大官兵克服了因操作平台失误带来的巨大压力,负重奋进,于1月10日一举将“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是一次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试验,是同载人飞行一致的全状态发射。

2001年8月,“神舟”三号飞船三舱对接后,技术人员进行测试时,意外发现穿舱插座有一个接点信号不通。

“这可不能大意!”时任发射场系统总指挥的中心主任张建启听完报告,撂下电话便急匆匆叫上发射场总师徐克俊赶到现场。

“一个插头不通,其他插头有没有问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测试结果发现数十个插座存在批次性质量问题。

突如其来的发现,让发射人员惊出一身冷汗,这时“神四”甚至“神五”的发射都已经排上了日程,如果“神三”发射出现故障,那么后续发射都将因此延迟,甚至搁浅。为了确保成功,张建启果断提出:“地面发现问题,必须在地面解决!更换全部不合格插座。”

于是,所有不合格插座重新设计、评审和生产。在更换数十个插座中,张建启要求2000多个焊点,每个都做到严格记录,不能发生任何闪失。七大系统春节后再次齐聚发射场,中心参试人员严把试验产品和操作质量关,发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做得无可挑剔,确保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002 年10月30日,“神三”发射成功后7个月,“神四”飞船进场。这次试验一切都要按载人的条件做工作,可以说是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无人飞行试验。这次试验成功后,中国将转入载人飞行。

当“神舟”四号飞船发射进入最后时刻,发射场遭遇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达到摄氏零下30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度。发射场迅速成立“抗寒抢险小组”,动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高达几十米的船箭塔组合体包裹起来,启动20多台空调给火箭和飞船送暖;并采取推迟火箭芯一级和助推器工作平台撤收时间,确保箭上仪器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官兵们像呵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凡是能想到的办法几乎全都用上了,连续3昼夜未合眼守护在火箭身旁。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凛冽寒风中平安起航,刷新了我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纪录,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超低温发射的奇迹。

2003年是国际航天界的“灾难年”,年初,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接着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时发生落点偏移,险些酿成大祸,8月巴西发生卫星爆炸,21名航天精英殒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备受关注。

“非典”肆虐的4月,发射中心领导带领下厂学习人员奔赴处在疫区中心的研制单位,对产品进行出厂前的技术跟踪。全体参试人员抱定“拼死搏一场,誓圆飞天梦”的信心和决心,顶住巨大压力,排除一切干扰,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做好每一项工作。

2003年10月15日9点整,随着0号指挥员郭保新一声“点火”令下,长二F火箭扶摇直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按计划绕地球飞行14圈后,在内蒙古中部飞船预设主着陆场平稳着陆,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千年飞天梦,今朝终成真!

从1999年起,发射中心用不到4年时间就完成了5艘“神舟”号飞船发射,实现了从无人到载人飞行的质的飞跃,使我国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发射技术的国家。

毛泽东风趣地说:“要抛就抛个大的,像美国那样只有鸡蛋大的我们不抛”……

1957年10月,随着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人类征服太空的时代到来了。美国紧步其后,于次年发射了一颗重8.22公斤的卫星。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他还风趣地说:“要抛就抛个大的,像美国那样只有鸡蛋大的我们不抛。”

1970年4月1日,载着两颗“东方红一号”卫星和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悄然运抵酒泉卫星发射场。发测人员对卫星和火箭做了各项技术测试,一切正常。周总理电话打到发射阵地,鼓励他们“鼓足干劲,过细地做工作,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载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呼啸着奔向茫茫太空。响彻太空的“东方红”乐曲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这颗“扬眉之星”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有了良好的开端。

航天港,中国的第一个航天港,就这样诞生在共和国西部的大漠之中。

“神七”火箭吊装

1975年11月26日11时30分,载着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轰鸣着直入云霄,准确地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3天后,返回舱按预定计划成功返回地面。这次发射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这一年,连续三颗卫星在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赢得了中国航天史上“三星高照”的美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中心也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1979年5月,美国空间技术代表团来中心访问,进行空间技术交流。这是中国航天发射场同世界的第一次握手,从此,发射中心向世人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1981年9月20日清晨5时28分40秒,“风暴一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一举将三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试验使中国首次获得了比较完整的空间探测数据,成功地进行了太阳能电池帆板和整星对日定向、主动式温度控制等多项卫星新技术试验,为提高人造卫星的技术水平创造了条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开始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正当戈壁航天人昂首挺进太空之际,世界航天发射却面临着严峻挑战。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法国“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失败。

然而,戈壁航天人不愧是“中国征服宇宙的第一代人”。就在中国面对国际航天市场严峻挑战的时候,1992年8月9日,中心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10月6日,又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将瑞典“弗利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履行了中国发射外星的第一个合同。

2005年的元旦刚过,发射中心就接到了新任务:3颗卫星,一艘飞船和数十发型号任务发射试验。任务交叉重叠,南北两块阵地、星船箭三条战线并行展开。在戈壁滩最为寒冷的季节,相距70公里的两个阵地上,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奋战场面。

7月6日,“实践七号”卫星顺利升空。一周后,一枚崭新的“长二丙”火箭威风凛凛地矗立在发射台上。8月2日上午,随着“轰隆隆”一阵巨响,“长二丙”火箭将我国第21颗返回式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8月29日,大漠深处再传捷报,第22颗返回式卫星直上九霄。

至此,发射场在不到70天的时间内,连续成功发射了三颗卫星。这一年,发射中心实现了“一船飞天、三星高照”的壮举,创造了在48小时内连续执行两项重大发射试验的新记录。

外援专家撤走的第17天,火光惊雷……

新中国成立不久,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渴望和平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自己的和平盾牌。

于是,刚刚从朝鲜战场上回国的一支大军,开进渺无人烟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卧薪尝胆,倚天铸剑。

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中心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千里戈壁,支起几万顶帐篷,架起几千口大锅,十万官兵发出“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誓言。

1960年8月,就在官兵们满怀希望试射第一枚苏制地地导弹前夕,某国政府突然撕毁两国协议,停止一切援助,撤走全部专家。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顿时陷入困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