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08-10-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卫斌 徐凌 我有话说

这学期,南通大学启动了面向海内外招聘第二批“学科带头人”计划。“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发展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说起人才强校战略,南通大学第一任校长、现任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顾晓松感触颇深。南通大学组建以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设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结

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汇聚人才

今年上半年,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穆拉德教授先后访问南通大学的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该实验从10多年前的一个楼梯间起步,经过学科团队多年的努力和学校多年的建设,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在南通大学,只要你想干事业,就有干事业的氛围和平台。今年上半年,学校设立了拔尖人才基金和创新人才基金。前者主要用于资助具有良好发展趋势、有望成为某一学科在国际或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后者主要用于资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基金获得者成云雷教授说:“学校设立创新人才基金,营造了鼓励年轻人潜心做学问的氛围。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科研方向,这有利于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特色,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南通大学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也有大手笔。2006年,学校决定对南通大学江海文化研究中心、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础医学研究中心6个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立项资助。创新基地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学科的门类建设,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有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为人才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在文、理、工、医等学科汇聚了一批优秀教师,形成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团队。

灵活机制留住人才

南通大学是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的省属地方综合性高校,何以能留住一群干事业的年轻人?三校在实现有形资源重组的同时,实现了无形资源的深度融合。

博士生导师汤锦波教授是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学者,现任江苏省十大重点医学研究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手外科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家专业国际刊物编委。这些年来,汤锦波教授因科研频繁出国,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著名大学工作,可是学校的工资津贴照常享受。汤锦波教授对记者说:“就是在国外,我一直把自己视为南通大学的一员,我也一直在为我的学校做事。”在他的领导下,手外科研究中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首批进入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学科,成为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

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围绕“申博扩硕”工作和重点学科建设,南通大学加大了柔性引进人才的力度。

今年以来,学校先后多次在媒体刊登招聘广告,诚聘海内外英才。本学期初,公开招聘的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已经到任,新招聘的一批学科带头人也陆续和学校签约。最近与学校签约的三位学科带头人都是博士生导师,其中,有一位教授刚刚40出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部省课题,此前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这些学科带头人把科技前沿的信息和他们为人、为教、为学的品格、思维方式带进校园,开阔南通大学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南通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学校客座教授,不仅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

南通大学校长袁银男说:“知名专家学者是打造学科品牌、创立学校品牌的最重要因素。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团队建设,要加大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用优厚的待遇、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满意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南通大学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