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008-10-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10月26日,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0周年校庆。记者日前就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采访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

问:作为一所年轻的高等学府,上海工程大将目标定位在成为优秀工程师的摇篮,这个定位鲜明而有特色。

答:是的。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城市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多层次需求,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依托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办学为目标,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创新办学模式,凝炼办学特色,形成了产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上海现代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工程师。

问:上海工程大在学校定位、发展中的“主动”态势让人印象深刻。

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目前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好评,“主动”的确很关键。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聚焦国家战略,融入地方经济、根植企业创新环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依据了“四个主动纳入”的办学理念,即:主动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之中;主动纳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纳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之中;主动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

首先,学校依据“四个主动纳入”办学理念,按照上海建设创新城市对人才的要求,瞄准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建设了8个重点学科和两个教育高地:对接上海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建设了“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等学科;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了“社会保障”、“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艺术设计”等学科。

其次,学校依据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设置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航空器械维修”、“航空经营管理”、“现代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一批专业,形成了对接海、陆、空交通运输产业的专业链;设置了多媒体设计、物流管理、游戏软件和艺术造型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一批新的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形成了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链。

问:在30周年校庆这天,学校将举行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签约仪式,由此可见学校对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视。

答:是的。建设创新型城市,企业是主体。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脱离企业的创新环境,无异于“闭门造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定位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工程师,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学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工程师的重要形式。

产学研战略联盟形式之一,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建二级学院。学校先后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共建“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与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公司共建“航空运输学院”是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1993年合作成立“航空运输学院”,校企双方联合组成“航空运输学院”院务委员会,上航每年提供资金和部分实验室装备,支持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上航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到学院任教;学院的教师轮流到上航相关的职能部门挂职,参与企业自主创新课题的研发,学生在每学年的工作周和实习周都去上航商务部、机务部等部门工作。同时,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学院依据上航的需求设置专业,“飞行技术”、“航空经营管理”、“航空器械维修”、“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货运)”、“航空机务”、“航空商务”、“航空乘务”等专业,都是应企业需要而设立的。“航空运输学院”每年向上航等民航运输企业输送数百名应用型创新人才。

此外,学校还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构筑校企合作的创新平台。学校与上海交运(集团)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华谊集团、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等企业集团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这些项目使我校的教师和学生贴近现代产业发展前沿,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动机,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

借助于产学研究合作平台,学校与156个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均每个专业拥有3个左右的实习基地;配有稳定的教学指导队伍,做到了实验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使学生获得了很强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近年来,学校的本专科的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达到了教学计划的40%和50%。由于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学校与企业构筑战略联盟,实现了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零距离对接。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和企业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得以建设和发展。比如,2005年我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国家连续3年投入1500万元,学校配套投入1500万元,企业投入2000万元,共投入5000万元支持这一建设项目。

问:上海工程大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产学合作教育,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答: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即两个在校学习的理论学习学期与一个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顶岗工作”的实践工作学期,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交替进行。

产学合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突破。它把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并贯穿于本科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产学合作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坚强的意志,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学校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数,由最初每个工作学期35名发展到现在的8500多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