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农民在改革开放中共同富裕

2008-10-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本报杭州10月24日电(记者叶辉)30年前,冯海亮是个普通农民,如今他已是亚洲最大的铜加工企业――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集团的老总,他掌控的企业去年产值达260亿元,企业被列入中国民企500强,他本人还被列入胡润富豪榜,成为浙江富起来的农民中的佼佼者。

浙江农民确实富了。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

入达到8265元,已连续23年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

浙江凭什么保持23年第一?浙江农民凭什么能富在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啊!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10月24日,坐在杭州郊区梅家坞的一家农家乐品茶吃饭,行动敏捷、快人快语的女主人笑盈盈地对记者说。

面向茶园的三层小楼,宾客满座的农家乐,女主人的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30年前,浙江农民体会到的却是另一种滋味。这个地域小省既无资源之优,也无政策特殊之利,人均耕地不到全国一半,许多农民只好远走他乡补鞋、卖眼镜、弹棉花,做小买卖谋生。

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浙江农民的命运。

浙江省农办原副主任顾益康将农民致富的原因归结为“三化”: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特色的工业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化、以发展专业市场为主要特色的市场化。

工业化是浙江农民富起来的首要原因。改革开放后,浙江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全省“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致富途中创造了许多奇迹。穷乡僻壤的诸暨山下湖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珍珠产地,珍珠产量占世界的70%;嵊州领带年产量超过3亿条,占全球的1/3;温州生产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占全球的70%;桐庐县分水镇年产笔60亿支,全世界人均一支。

这些奇迹都是在块状经济上诞生的,块状经济是浙江农民创造的特色。浙江90%以上的县市区都培育和发展了块状经济,如宁波服装、温州低压电器及皮鞋、义乌小商品、绍兴轻纺面料等等。2004年,全省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已发展到601个,总产值1582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

统计表明,浙江平均25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每个老板后又有5―8个亲友作为股东;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温州和台州,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一家企业,浙江农民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

工业化带来了市场化,浙江是市场大省。全省有市场4096个,2007年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世界著名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从业的20余万人几乎都是农民。

“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工业化、市场化推动了城市化,农民迅速向城镇集聚。1978年浙江农业从业人员占75%,而到2007年下降为21.5%。

城市化不光是人口的集聚,更是产业与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浙江从上世纪末开始大力推进城市化,在此过程中特别强调把产业集聚放在比人口集聚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1978年,浙江有建制镇167个,现在已发展到750个,其中有268个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占全国千强镇的1/4以上。

省统计局的统计表明,2007年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7.2%,比全国高出12.3个百分点,约有2300万农民已转化为市民。

即使是仍在农村的劳动力,75%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已与农业无关,他们只是户籍意义上的农民而非职业农民,处在半农半工或亦农亦商状态。因此,有学者称浙江“过半农民不稼穑”。

“不稼穑”的农民还是农民吗?如今的冯海亮说他是城市居民,却一直居住在自己的家乡;说他是农民,他却一直脱离农业在搞工业。

这也正是浙江农民致富的特点: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都没有脱离农村。而浙江许多地方农业像工业、像商业,一二三产业开始融合互动;农村像城镇、像郊区、像旅游度假区,城乡差距正日益缩小;农民像工人、像商人、像城市居民,工农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

不模糊的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确实富起来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