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考察一代新闻先驱的心史

2008-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钱江 我有话说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我的两卷本著作《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和《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总计60万字,附有近200张照片,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

我已在人民日报工作了20多个年头,这两本

创业史,就算作我对培养自己成长的报社的一份感谢吧。但是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我写人民日报创建史,最基本的着眼点,还在于将这张报纸的创刊史,放在中国现代史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着力于考察一代新闻先驱的心史。

前者,《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简称《纪实》),描写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报》,自1946年5月15 日创刊至1948 年6月14日终刊的两年多历程,主要描写一群经历了抗日战争烽火考验的新闻战士,在邓小平、刘伯承等首长决策下,在老社长张磐石带领下到邯郸创刊,接着撤退到武安河西村艰苦创业,办好战略区党委机关报的过程。

后者,即《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刻画的是华北《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创刊,到平津战役后进入北平,再到1949年8月1日正式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延续到开国大典报道的历史。

当年亲身参加这两个报纸的创建的老前辈,相当多的人已经辞世,健在者都进入了高龄。这段历史毕竟过去久远了,为什么要写?应该怎样写?

2002年,我完成了关于人民日报创建史的电视纪实片,当时就感到,用40分钟的电视画面来表现人民日报的创建史,只能是概略的,有许多欠缺。这时,我的老领导、前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向我提出,能不能把人民日报的创建史写出来,而且要追溯源头,把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历史也写出来?他为此于2003年8月20日致信王晨社长、张研农总编辑说,他本人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办报的全过程,愿意全力支持这段报史的撰著。

看前辈如此热望,我决心完成这部著作。当时觉得有利的条件是,历经20年后,我已经熟悉了人民日报的人与事,积累了一批资料。

真要把事情做起来,难处就显现了。

首先,这是拓展性工作。亲历者尚未写成史著,你有能力来写吗?这其间的情况错综复杂,该从何处落笔呢?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上世纪90年代末,我结束了驻外记者工作回到北京的报社大院,开始逐个访问健在的老前辈,请他们口述回忆,我记录、梳理,寻找各个事件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努力将记忆的片段连缀成比较完整的历史画面。

我的书围绕什么来写?写版面分析、标题制作,还是编辑意图?这些当然会涉及,然而我选定从每一个人的经历入手,认定这才是最急迫的任务。当年的报纸版面都在,尽可以细细研究,当事人却是要老去的。我要从他们的回忆中探寻这样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当年,一群什么样的知识青年,经历了抗日战争烽火后从四面八方聚拢起来,创办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随后创办华北《人民日报》,进而使它发展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要深深感谢这些新闻前辈,他们或急切或舒缓地回忆当年,讲述心路历程,讲述亲历的或平凡或惊心动魄的故事,甚至细细讲述他们在太行山麓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有的出身贫苦,穷得没有立锥之地,生活促使他们愤而反抗,投身革命。而有的却出身于富豪之家,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但是日寇入侵打破了他们平静的求学生活,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他们毅然奉献全部家财,也同样投入了革命战争。为了共同的追求,他们走到一起来了。

其中还有一位加拿大籍老太太,今年已经92岁的伊莎白・柯鲁克教授,1947年冬天,她和丈夫大卫・柯鲁克(英国人),持英国共产党的介绍信,不远万里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区武安,亲眼见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土改的进程。结果,他们夫妇作为观察员加入人民日报土改工作队,在武安十里店进行土改,最终写成《十里店》一书。如今大卫教授已经辞世,他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录手稿,还留下了当年拍摄的许多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的照片。

人民日报史还是中共党史的一部分,是一个深刻的命题。深入进去你会发现活生生的人物,看到被激情染红的岁月,看到波澜和曲折。感情和记忆代表了历史,历史又代表什么?历史是代表未来的,人类需要了解历史,是因为他们要知道怎样面对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