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版权创造财富

2008-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柳斌杰 我有话说

一、我们身处一个知识资本产生财富的时代

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许多国家与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有的人多年积聚的财富顷刻化为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财富资源、结构和创造方式进行深刻地反思。

本轮金融风暴,首先是石油等资源价格不断高涨,推动住房、食物等商品

价格连续上涨,继而引发通货膨胀。当实体经济下滑之后,过度繁荣的虚拟经济风光不再,金融系统岌岌可危。传统经济结构和一些金融管理模式的弊端也由此充分暴露出来。

追求和积累财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梦想。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财富资源、结构与财富创造方式是不同的。农业社会,土地和劳动力是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的要素;工业社会,工厂、设备、自然资源是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的要素;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基本的要素。

为了财富的增长,必须想方设法获取自然资源,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价值。但由于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不可再生,导致财富创造的成本越来越高。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如何减少环境资源问题?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如何降低发展的代价?于是,人们开始寻求节约资源、成本最低的可持续财富增长方式。

幸运的是,我们开始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财富的主要资本。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把知识作为资源和资本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和智力成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明显,而且也催生与传统工业经济有明显区别的新型经济与新型产业,改变财富的创造方式,增强财富的创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走新型产业化道路。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时代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新的财富创造方式,总能够取代已有的传统旧产业的财富创造方式,而成为主导方式,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能力。

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新的财富增长理论作为思想和实践的基础。我们需要建立起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以知识创新和智力成果为核心的新的产业群。我们必须尽快确立和实现知识成为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使知识成为获得财富的主要来源,使财富增长建立在低消耗、无污染的基础之上。

尽管本轮金融风暴的消极影响还无法估计,但可以预见,消耗型的传统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纯粹依赖知识创新和智力成果为支撑的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将会小得多。

我们身处一个知识产生财富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变为了现实。利用知识,保护知识,创造财富,造福人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二、版权创造财富

(一)版权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资源。

版权制度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类智力创造活动从产权角度进行激励的制度,通过对作者和相关权利人创新精神的保护,带动与作品创作和传播有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版权制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版权制度的规范下,版权被定义为作品创作的财产权――“智力成果权”,明确赋予权利所有人拥有、使用和经营其智力成果的权利。作为财产权,作品的版权具有可计量的价值,这种价值使得版权可以被交易并充分参与经济活动。由此可见,版权作为产权化的智力成果,财富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版权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

(二)版权创造物质财富。

现代版权保护制度通过对人类智力创造成果从产权角度予以法律保障,有效地维护了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传播者的权益,极大地激励了人们的创新活动,为促进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版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尤其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新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建立在作品的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之上,以版权制度为支撑体系、以智力成果为核心资源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信息传播、广播影视、文化娱乐业,以及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联的信息网络、计算机软件业等版权产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传统制造业,不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群,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推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贡献越来越大。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估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核心版权产业所占份额大约在3%~6%左右,全部版权产业大约占10%以上。版权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版权产业,已经逐步引起众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版权产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领航产业。在规模经济发展的基本阶段,战略产业部门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促进的、导向的作用,它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并能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版权创造精神财富。

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追求财富,总是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层次上。但是,物质财富只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低级需要。当物质财富可以满足基本生存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主要由物质来满足的基本需求远远不是人类唯一的需求。正如马斯洛所描述的那样,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其中绝大部分需求与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息息相关,与人们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连。正是这样的人类文明进程,导致了又一场财富革命,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重视追求精神财富。

现代版权保护制度以保护智力劳动成果、激励创作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文学艺术、科学事业和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为目标,在维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的自我表达与公共传播、实现文化的繁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版权资源为智力支持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等版权产业是文化创新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持续力的承载者,为社会公众提供所必需的精神食粮,促进文化繁荣,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三、中国的版权产业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过程中,以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产业为重点的版权产业迅速发展,有的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展现了强劲的后发优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自2007年开始,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在中国开展“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调研项目。通过调研,掌握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即版权产业占GDP、总就业人数、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研究其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同时提升全社会对版权保护制度、对知识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中国版权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调研项目进展顺利。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所进行的初步核算,2006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总产值约占当年GDP的3.2%,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一般产业。

中国的版权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应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版权产业仍然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版权资源在经济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但我们相信,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会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为推动本民族及整个人类的知识创新做出贡献,中国的版权产业也将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为人类财富增长做出贡献。

四、加强版权保护,创造更多财富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积累,使版权产业快速成长,版权保护制度逐步完善。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都为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并且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较为完整的版权法律体系。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颁布实施了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形成了由“一法四条例”为核心,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政府规章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版权法律体系,为版权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二,中国已经建立起一个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行的版权执法体系。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并行的版权保护机制,是中国版权保护的一大特色,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有效制度。近年来,版权行政执法不断得到加强,在执法的有效性、科学性等方面都有重要进步,为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第三,中国已经探索出一条在开放环境下加快国际交流合作的路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加入了《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录音制品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并在此基础上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版权组织及产业界开展了广泛的文化、教育、科学交流与合作,版权对外交流、合作的成果为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中国政府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已做出决策,将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年6月,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这些战略性方针、措施,为版权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保障中国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首先,进一步完善中国“鼓励创造、加快保护”为重点的版权保护制度。其次,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为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健全版权社会服务和中介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智力成果创作与传播使用的运行机制。第四,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版权保护篇

加强版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

(作者为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此文是作者2008年10月27日在“2008国际版权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本报有删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