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萧克同志生平

2008-11-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47年4月,萧克(左一)与聂荣臻、杨成武在正太战役前线。

1954年11月,萧克同志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4月,兼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负责全军的教育与训练。1957年11月,任训练总监部部长。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同志遭到错误批判,并被解除职务。1959年9月,调任农垦部副部长,他坚持原则,反对浮夸,纠正在橡胶种植工作中的冒进计划,先后主持制定了《国营农场工作条例》、《国营农场领导管理体制的决定》等40余项综合性和专业性规章,对加强和改善国营农场的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江青集团的打击迫害。1969年冬,他遭受错误批判,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在逆境中,他始终坚定信念,坚持学习,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1972年5月,萧克同志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他重返军队院校领导岗位后,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同其他校领导一起抵制“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狠抓领导班子、教员队伍和教材建设,全面整顿恢复了学校正规的教学工作秩序。1975年,他顶住“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压力,深入调查研究,先后提出了“治军必先治校”、“把教育和训练放在部队建设的首位”等主张,受到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同志的充分肯定。在他主持军政大学工作的5年中,学校共开设12个班次,培训学员6600多名,为后来军队拨乱反正和新时期军队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批治军骨干。1977年12月,他任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治委员,后又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他带头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平反冤假错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恢复和发扬我军治校办学的优良传统。他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狠抓教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施教能力,营造尊师重教、讲求真才实学的风尚。他重视军事教学基础教材编写工作,先后主持编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全军第一部《战略学教程》,以及大量的协同作战战术教材、军兵种教材、政治教材、科技教材和全军通用的战术教材。他重视学术研究,组成学术委员会,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规划,倡导设立“刘伯承军事学奖”,亲自组织对许多重要科研课题进行学术攻关。他重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带头抓好科技知识学习,最早在协同战役战术教学中采用了计算机作战模拟教学训练。他大力推动与外军的交流,多次率领高级军事代表团出访,学习借鉴外军的有益经验,增进了相互了解,扩大了我军的国际影响。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军事教育体系,多次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上报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建议,提出四年制初级指挥院校设置方案,为新时期我军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12月,萧克同志退居二线后仍然十分关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关心军队建设和国防教育事业。他经常深入农村、厂矿、学校和部队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他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亲自筹建了家乡的小街田希望小

学,并用自己的稿费在湖南郴州设立了“萧克教育奖”。他积极组织和参加党史、军史编纂工作,先后参与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大百科全书》。他领导创办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的百卷文化巨著《中华文化通志》,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创作出版的《浴血罗霄》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还撰写了《萧克诗稿》、《朱毛红军侧记》、《萧克回忆录》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萧克同志是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