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裴丽生:营造温馨的“科技之家”

2008-1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范敏若 我有话说

裴丽生受命领导科协工作,是在我国“十年动乱”后百废待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年代。

“十年动乱”带给科协最大的灾难有二:一是工作机构没有了;二是领导科协团体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失散了,其中许多人不知去向。依靠科学家办好科协团体,是裴老走上科协工作岗位自始至终严格遵循的原则。在多次会议

上,他都动情地说:“科技群众团体必须要由科学家来当家。科协如没有科学家来当家,怎么开展工作?”因此,他抓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把中国科协第一届领导机构的全国委员和主席团成员统统请回来。但是,要找回“十年浩劫”的那些幸存者谈何容易?经过半年多的内查外调、发函联系、登门拜访,150位委员最终都有了下落。遗憾的是,其中48位已在“文革”中或病或受迫害去世了。幸存者中,有些还在干校劳动;有些还在受审查;有的已被开除公职、党籍,回家当了农民;还有的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当获知科协正在找他们,要请他们回“家”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时,许多人流下了眼泪:“科协还记着我们啊!”

科协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团体。裴老常说:“科协要实行民主办会,克服行政化指令。民主办会不应只是口号,而是原则。”这使我想起一件裴老民主办会的实例,它突出地体现在中国科协“二大”选举领导人一事上。裴老认真地执行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指示――“在人选问题上不定条条框框,实行差额选举”。选举前,裴老认真细致地与科学家沟通思想,做好思想工作。他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要求科技工作者畅所欲言,一定要让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自己当家做主处理重大问题。在这次选举中,除实行差额选举外,正、副主席候选人名单都是在大会产生的,科协没有事前拟定名单。虽然当时工作紧张些,但代表们对选出的新领导成员基本满意。事后,裴老对我们说:“要相信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因为每个学科选谁,谁最有代表性,科学家自己心里最清楚,思想最公平。”

百业待举,何业为首呢?这是裴老来科协后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他在调查研究、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科协应把学术交流活动和科学普及工作先搞起来,这是科协的基本功,是看家本领。”为此,他依靠科协一班人,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许多领域做了不少基础性、开拓性的工作,开展了一些颇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在农村见成效。在突破了旧有体制、生产力获得解放后,农民迫切需要学科学技术,这就为科协在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和繁荣开辟了广阔前景。裴老十分重视农村科普工作,他与科协领导层在深入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成立了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甚至还出现了“冬瓜大王”、“蕃茄大王”、“鸡鸭大王”和“作物大王”;在这些组织中,集中了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对带动广大农户科学务农、振兴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非常兴奋,认为这是农村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在中国科协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他强调各县科协应迅速恢复、建立,乡镇协会科普要同时恢复、建立,认为“没有乡镇科普协会,县科协就没有广泛的基础”。每到一地,他都要向当地党委宣传科协的性质、任务,宣传乡镇科普协会的作用。

经过各级科协几年的努力,至1983年,全国70%的县科协已恢复建立,其中半数以上建立了乡镇科普协会;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已产生近万个,以能工巧匠、致富能手和“高产大王”为骨干的200多万人的“三结合”农村科普队伍已形成,他们紧密结合农民的生产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承包和咨询服务。所有这些,无论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促进一代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茁壮成长,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离休后,裴老仍然关心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团体。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就不能停”,可见对科技工作者及其团体的感情之深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