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

2008-1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詹万生 我有话说
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校本和谐德育体系

就是以学校为基本实践范围,运用和谐德育的基本原理构建的以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科学发展为目的的德育实施体系。

以校为本、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以校为本就是基于学校教育工作改革发展需要,以学校为基本实践范围,学校全体人员参与,通过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归于构建和谐学校,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健康和谐发展。以校为本的实质归结点是以人为本,或者说以校为本是为了达成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以体现教育的本质,实现教育目的。构建和谐学校一般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在工作范围上,以校为本体现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同时辐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互动中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以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是德育科研的直接目的和生命力之所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不是孤立发生和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历史问题的延续形态,也可能是未来发生问题的前提原因。因此,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构建范围可以是由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构成的整体性的工作体系,也可以是侧重于一条途径或一项内容的实践操作体系,以此带动整体工作,其根本着眼点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即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系构建脱离了校本实际,因而没有实际意义。

以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科学发展为目的

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科学发展。其工作境界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包括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如通过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形成了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提升了教育者的精神质量和教育主体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学校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过程遵循教育规律,进入实施素质教育轨道,学校各项工作和谐有序,与家庭、社区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学校确立了切合实际的近期和中长发展目标,增强了凝聚力,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学校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突出“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和谐是个体、教育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校本和谐德育体系是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客观需求。运用和谐德育基本原理是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构建”突出表现了德育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实践性。“体系”是思想理论或教育要素的整体联系。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主体是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教育者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实践能力是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主导力量,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反映着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效果,也是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对象化体现。体系由和谐而来,即由教育要素的整体和谐的联系机制而来。和谐既是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状态、程度,也是教育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和谐由构建而来,和谐产生合力,合力来自体系。因此,构建校本和谐德育体系要强调构建,强调体系。强调构建,就是突出教育者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力;强调体系,就是突出教育要素整体和谐的联系机制。体系是构建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在德育工作机制上要达成的目标和结果。

重视和落实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可操作性

重视和落实校本和谐德育体系的可操作性,包括三个方面:全程可操作、全面可操作、全员可操作。

全程可操作,是指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之中,德育无时不在,环环相扣,贯穿始终。如初中校本德育体系可以将三年六个学期分成12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设计一个德育主体活动。第一学年主要有“迈好中学第一步、法律保护我成长、学会交往,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登上知识之船,扬起理想的风帆”等内容;第二学年主要有“花季困惑指南、塑造健全人格、不断完善自我、讴歌民族精神”等专题;第三学年考虑到学生初中毕业在即,面临升学压力,可以构建“鼓起勇气,迎接挑战;调整自我,增强自信;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找准定位,确定理想坐标”等内容。德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的需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面可操作,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全方位地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全部领域。学校是一个德育信息场,教师的德育信息、学生的德育信息、管理者的德育信息以及学校物质形态所包含的德育信息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张力作用,构成一种立体的德育空间。构建全面可操作的校本德育的要义在于营造校本德育场。全面可操作的工作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要把德育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形式,分布到学校教学楼、餐厅、宿舍、体育场、文化广场,使德育信息无处不在;其二,通过情景感染、榜样示范等手段,使学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三,通过检查督导、评比竞赛等手段,引导和激励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全员可操作,是在“人人都是教育者”的观念指导下,通过强化全员意识,建立全员机制,开辟全员渠道等措施,使每一个教职员工均能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