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铸就一流科研劲旅

2008-1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晓辉 肖鑫 我有话说

2008年1月8日,在2007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52岁的“973”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郭亚军教授,一人揽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一人在同一年获得两项横跨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两大领域的国家大奖,这在历年国家科技奖评审中实属罕见。郭教授作为肿瘤学、基础研究、抗体

药物三大攻关团队负责人,却对此次得奖显得非常平静。他说:“这次获奖是对我们团队多年来努力工作的一种认可。”

经过10年的发展,郭亚军领衔的团队已成为我国肿瘤生物治疗、军事生物工程、抗体结构与功能等方面领先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该团队所有的科研骨干全部为留学归国人员,共承担国家、军队及上海市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49项,经费近1.2亿元,荣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科技成果10项,获得专利授权13项。

人定能胜癌

“人定胜癌。”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更是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的工作目标之一。

为早日实现这个目标,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日夜奋战在肿瘤研究的最前沿。1989年,34岁的郭亚军被评为第一届上海“十大科技精英”。那时,他刚刚博士后出站。在恩师吴孟超和刘新垣院士的指导下,郭亚军在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就在获奖第二天,他告别母校和恩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从此,一种新的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幸运的诞生了,这就是郭亚军和其恩师吴孟超院士共同建立的国内有基地、国外有基地、跟踪国际前沿水平开展科研、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哑铃模式”。

郭亚军就从这种模式里走出,又走进这种模式,而且成为领军人物。

上世纪90年代初,郭亚军曾说:“我在美国时有一天做完器官移植的单克隆抗体实验后,突发奇想:肿瘤的可怕就在于它会欺骗人体免疫系统,无法产生抗体。那如果将一个具有提呈肿瘤抗原的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杂交细胞,令机体‘聪明’地将它识别杀死,这不是最简单的去肿瘤方法吗?”

1994年2月美国《科学》杂志全文刊登了郭亚军这一创造性的论文,1997年他主持的人体识别肿瘤细胞疫苗在德国一期人体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国际上评其为:当今最有前途和实用价值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四大经典肿瘤疫苗制备方法之一。今年,这项名叫“恶性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和生物调变机理研究”成果,荣获了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已成为该团队如今开发抗体类药物的“源头”。同时,利用该项成果进行的肿瘤疫苗研发已在美、德、英、法等6个国家展开,分别针对肝癌、乳腺癌、结肠癌、肾癌等“杀手”。用疫苗治愈癌症,有望在未来成为现实。

10多年来,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在肿瘤免疫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原创性成果。围绕肿瘤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和生物治疗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被誉为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领域的一个突破,开创了用抗原提呈细胞制作肿瘤疫苗的先例,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取得了可喜的疗效。该团队研制的治疗乳腺癌、淋巴瘤、胃结肠癌的3种药物都已进入临床试验,大约在2012年以前都能进入临床应用。

八年磨一药

2005年11月,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历经8年艰辛研究,治疗中重度内风湿性关节炎、重度牛皮癣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药“益赛普”,终于从上海走向全国,成为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患者只需花费进口药物的一半价格就能避免骨关节畸形等终身残疾。

“十年磨一药”,这是国际上新药研发公认的说法。从药物发现到动物试验、从临床试验到中试放大、直至最后形成产业化,10年征程中想跨越任何一年半载都不太可能,可偏偏“益赛普”打破了这一说法。

八年磨一药。这离不开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的夜以继日地努力攻关。跟随郭亚军十多年的研究所副所长王皓研究员回忆说:“1999年我们刚刚起步建设抗体药物平台,郭教授几乎天天睡在办公桌上,我至今难忘。”

每一个创新产品都凝结着难以计数的创新工作,新药研发和制造更是如此。郭教授说:“一个新药研制的成功,除了需要许多优秀人才和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以外,还需要依靠创新打破层层技术封锁,依靠各方力量的协作攻坚,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原来,连接实验室和生产线的中试环节是新药上市过程中最尴尬的一程。它既费钱又不一定出文章,科研单位和企业谁做都有些不情愿,不少新药在这道通向市场的闸口前久久徘徊,甚至止步。作为“益赛普”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上海市细胞工程和抗体中心主任,郭亚军充分发挥了一个领军人物的才华和作用。在上海市政府统一协调支持下,在上海中信国健、兰生国健、张江生物和交通大学紧密合作下,郭亚军率领他的团队建立了抗体大规模筛选、高效表达、中试平台和大规模产业化抗体基地,在抗体筛选等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使产学研三方拧成了一股绳。

瓶颈打通了,创新药物一个接一个地向着市场大门加速前进。有了这个一流的抗体药物技术平台,郭亚军可以十分自信地说,只要知道病原结构,研发团队就能花最短的时间制备出几十万人份的抗体药物。这对我国防范类似禽流感等公共安全事件,特别在军事生物工程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前不久,该抗体中心已正式成为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如今,郭亚军领导的创新团队,已拥有现代化实验室8000余平方米,已形成了一个200多人坚实的“产学研”梯队。该中心现已有2个抗体类新药上市、8种抗体药物进入临床试验、30多项已申请国家专利。

拳拳报国心

“祖国要我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这是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心中最笃定的人生信念。

2003年,师从郭亚军的9名学生,在海外完成学业后全部按时回国效力。经过5年努力,研究员王皓、赵健,副研究员戴建新、李博华、寇庚和侯盛等都已成长为这个创新团队的骨干和中坚,逐渐成长为国内肿瘤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科带头人。目前,该团队的课题负责人均为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每人都承担多项国家、军队的科研课题,都获得500万以上的课题经费。

郭亚军欣慰地说:“我们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绩,完全依赖于我们的团队,团队里不单纯是研究人员,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互补性特别强,也特别能战斗。”

郭亚军对他的学生要求很严是出了名的。但在学生身上,他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心。“我们都特尊敬郭教授。学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做实验比较苦,郭教授常常主动给我们补些营养。如果哪个学生病了,包括家里有什么事情,郭教授都会主动说,你先回去把家里的事情弄好,再来做实验吧。”博士研究生徐昊说。

“我1996年考上博士,跟着郭教授到他的国外实验室做课题,初到美国有很多生活上的不适应不方便,他帮我们一一克服,包括在银行办卡、租房子,我永远不会忘记。”实验室“老战友”、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室主任赵健说:“郭亚军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按照他的收入、生活条件,在美国可以过得很舒服,但他都放弃了,回国来了。”

研究所细胞生物室主任戴建新说:“我是2002年开始在郭教授美国的实验室工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他心中的中国情结,一方面他鼓励国内有志青年出国进修,深造结束后他又竭力利用他对两国社会的理解,鼓励大家学成后回到国内,为祖国服务。从他手上发出去的邀请函也有几十封上百封,在他的感化下,绝大多数的访问学者都回到国内工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