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军事后勤领域的拓荒牛

2008-1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秦军 崔和平 我有话说
他站上三尺讲台十八载,培育桃李无数;他创建两个新学科,编写理论专著、教材等43部,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完成科研课题38项――后勤指挥学院后勤司令部工作系教授刘振起在军事后勤领域默默耕耘,人称“拓荒牛”。

理论处女地划下第一犁

1990年,担任某师战勤科长的刘振起在专

业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专业论文20多篇,引起后勤学院(后勤指挥学院前身)专家教授的注意。很快,一纸调令将他调入学院,他开始了执教生涯。学院决定成立参谋教研室,崭露头角的刘振起被任命为教研室主任。刘振起发现,尽管后勤司令机关历史悠久,组织制度健全,实践经验丰富,但其工作理论却是一片空白。刘振起意识到,这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急需拓荒者划下第一犁。一切从零开始。刘振起马不停蹄地开始攻关。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隆冬严寒,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机关、部队、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认真细致地考查调研。为了加快课题进程,刘振起主动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攻关。4年多时间,他查阅了500多万字的资料,做了20多本笔记,7易其稿,顺利出版26万字的《后勤司令机关工作学》,填补了后勤司令机关这一专业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成为我军后勤司令机关工作学学科创立的奠基之作。随后,刘振起又主持完成军队后勤军事训练学学科的创建,成为两个新兴学科的带头人。

三尺讲台讲好每一课

刘振起讲课极为认真。为了提高授课质量,他给自己订了一个标准:每一堂课都要有新知识、新内容,没有创新不上讲台。为此,他从来不用以前的老教案,每次上课前都要认认真真地重新备课,不厌其烦地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力求把最新的知识、成果纳入教学内容。追踪理论前沿,研究现实问题是刘振起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使他的课能够常讲常新的原因。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每次重大军事事件发生,他总会在第一时间开展跟踪研究,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教学内容。

今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非军事行动后勤保障问题引起刘振起的注意。他时刻关注整个抗震救灾部队的行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整个暑假,他一天也没有休息,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新课题的研究之中。新学期一开学,有关多样化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就出现在他的教案里。

“计划大王”惜寸阴

在学院,刘振起是个有名的高产教授,不但授课量在教员中名列前茅,每年完成的课题、论文数量也鲜有人可比。许多人都想知道刘教授成功的秘诀,而他给出的答案却只有简单的4个字:“惜时如金”。

刘振起有一个特殊的习惯,他总是提前半个小时上班、推迟半个小时下班。这使得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多出一个小时,加上每周末雷打不动的一天加班,他一年等于多干3个月。

刘振起养成凡事作计划的习惯,每天的工作都按部就班、极有条理,同事们因此送他一个“计划大王”的外号。他的工作计划细得惊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所有时间都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常常要精确到以分钟计。外出讲学、调研,他总是尽量选择夜间乘车,甚至连乘车途中的时间都要利用起来读书学习。同事给他算了一笔账,他18年加班加点工作,相当于完成40年的工作量。正是这种干劲,让刘振起获得一连串的成功: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两次荣立三等功;有3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军队级奖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