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小龙成才的启示

2008-1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振岳 我有话说
这几天,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目前该剧平均收视率为8.8%,最高收视为12.32%,超过了《亮剑》、《闯关东》等,成为近年央视收视率最高的剧集”。据报载,海外又掀起了李小龙热。

李小龙的学习成绩不算好,因爱打抱不平以及受到英国学生的欺侮,他给人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好打

架”,并为此被老师判定为“烂仔”。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高的李小龙,中学阶段一直未摆脱“差等生”的评价。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香港生活下去,李小龙只得和爸爸的朋友邵如海来到了美国,凭着对武术的满腔热情,开始了跌打滚爬。一个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的“烂仔”,不但对武术训练非常入迷,而且还通过武术和哲学的融合,将哲学的阴阳转化和武术的出拳、接招进行微妙的对接,他选择了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得到了哲学教授凯恩的高度赞扬。为了弘扬中国功夫,他在咏春拳的基础上融合跆拳道、空手道、棍术、柔道和拳击等各套路的精华。为了得到其他武术家的精华,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和别人切磋武艺。一次在和日本武术高手的对决中受伤住院,三个月才恢复元气。

正是在这种不知疲倦的“好斗”中,李小龙的武术水平和知名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创造了现代中国实战武术‘截拳道’,将中国功夫写进了西方人的词典,为中国武术创造了世界性的有形与无形价值”,成为“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两座高峰的罕见世纪巨人”,作为唯一入选的华人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烂仔”成了驰名中外的武术家、武术哲学家和时代偶像,除了李小龙个人天资的聪明,恐怕与他的兴趣得到挖掘不无关系。他之所以在香港未能得到良好发展,父母、老师对他的个性兴趣,捆绑太多。兴趣就能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李小龙成才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在家庭和学校中,这个法则常被人遗忘。比如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不少家长喜欢一哄而上,用家长作风,替孩子选择。特别是孩子的前途要和重点中学挂钩的时候,不能练琴,不能练书法,孩子的各种兴趣和爱好被剥夺殆尽,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机器”。就是在报考大学和选择专业的大事情上,也是家长说了算,为了毕业文凭和谋求就业,“所学专业不是最爱”的现象时有发生。

李小龙之所以情愿为武术付出汗水甚至是生命代价,并且立下了创立新拳种的雄心壮志,因为他将那些枯燥的训练当作了最幸福的体验,将那些难忍的伤痛当作了最美的精神奶酪。兴趣不仅为他的人生导航,也为他的高远目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李小龙传奇》电视剧热播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孩子有多少兴趣被扼杀?孩子究竟有多大个性自由发展空间?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提供李小龙那样的自由成长空间,说不定你的孩子也能早日成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