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北文安着力构建农村综合文化网络

2008-1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我有话说
河北省文安县着力构建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龙头,以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以农村文化社团为骨干,以农民文化示范户为延伸的农村综合文化网络,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学习型农民,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巩固了党在农村的宣传文化阵地,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源头,

壮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原有文化站基础条件较好、人员配备到位的新镇镇、左各庄镇、文安镇等乡镇,全面整合乡镇各种宣传文化资源和力量,打破部门所有的界限,按照“一站多能”的发展模式,把乡镇的宣传、教育、科技、计生、体育、科普、广电、青、妇、武等项工作“拧”在一起,把它们的工作设施与原文化站统筹建成为“综合文化站”。

抓阵地,活化村街文化场所建管模式。发动村集体经济发达、管理机制完善的123个村,全部建起了“七个一+八室”(健身广场、培训学校、便民超市、村务公开栏、阅报栏、科普宣传栏、十星级文明户专栏)(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健康服务室、信息服务室、村民恳谈室、法律服务室、社会保障室、村民议事室)为主要内容的“村民活动中心”。对村集体经济不很发达的村街,整合利用村内学校、企业、老体协、党员活动室、计生文化大院的场地或设施,共同建设村文化活动室。积极推行“村民共建”,或实行“村有民管”、“村有民营”。群众看书、打球适当收费。

抓骨干,引导帮扶农民文化社团。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自发组成了健身秧歌队、戏曲俱乐部、音乐会、花会、武术队等形式的农村文化社团组织。文安县对这些农民文化社团积极引导帮扶,先后申报了“左各庄崇新杠会”、“朱派西河大鼓”、“董海川与八卦掌”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激发了群众的活动热情,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文化社团组织283个,爱好者近 30000 人。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抓延伸,发展农村文化示范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级农业、林业、科技、计生、畜牧、科协等涉农部门创建了“蔬菜种植文化示范户”、“廊坊杨种植文化示范户”、“文化娱乐示范户”、“计生文化示范户”、“养殖文化示范户”、“文化演出示范户”等8类共计3200余户“文化示范户”。为把这些“文化示范户”建成新时期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在广大农村的传播点和新时期党在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点,县、乡两级把支持帮扶农村的图书、文体器材、电脑等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向示范户集中,各创建部门邀请专家和科技人员到村街或“示范户”家中挂点指导,开展实用、对路的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科技能人”,通过他们在农民群众中应用推广符合当地群众需求的实用技术,满足了群众生产性文化需求,实现了宣传文化阵地向农户的辐射和延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