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江清水送北方

2008-1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杨栋 本报记者 何平 我有话说
这几天,北京市民已经喝上南水北调调来的清水了。

2008年9月28日上午,随着京冀交界处北拒马河暗渠进水闸闸门缓缓提起,从河北调来的汩汩清水沿着主干渠流入北京。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这意味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构建“四横三纵”中

华大水网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正式开工。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宏伟设想,经过了50多年的勘测、规划、论证。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今天正在成为现实。

长期干旱的北方,耕地占全国60%以上、人口占45%以上,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世界的十六分之一。

而长江流域由于降雨量大,水资源丰富,数千年来为洪涝灾害所苦。

南水北调,就是要利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弥补北方水资源之不足。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到2050年,调水总量规模为448亿立万米,接近于在黄淮海平原和西北部地区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域将相互联接,构建起“四横三纵”的大水网,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远的将来,两大江河终会千里携手,长江、黄河儿女将同饮一江水。

确保一江清水送北方

“我们的水很洁净,一定能让北方人都喝上放心水!”站在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新厂村的河堤上,64岁的村民夏绍华对记者说。

流经这个村的红石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河水将汇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2014年后,丹江口水库的水将经过中线干渠输送给沿途20多个大中城市。

南水北调能否成为一项生态工程,治理污染是关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三先三后”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形成“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的治污工程体系。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水质,国务院于2006年2月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实施了一批重点治污项目和水土保持项目。目前,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保持优良。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治污攻坚已经全面展开。2007年11月20日,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淮安截污导流工程开工建设,江都、宿迁截污导流工程也相继开工,为确保输水干线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规划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控制单元实施方案确定的426项治污项目,已完成359项。

长江水如何穿越黄河

2007年7月8日上午,在河南郑州附近的黄河北岸河床底部近40米深处,庞大的盾构机刀盘像“剃须刀”一样开始旋转,一边“剃”出胶结泥沙,一边完成隧洞衬砌加固。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咽喉”――穿黄工程施工进入关键阶段,将建成两条4250米长、单洞内径7米的穿黄隧道,是我国穿越大江大河规模最大的输水隧洞。

清澈的长江水将由此北上,穿越黄河向北方地区供水。地上地下,中华民族两条奔涌千年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将在这里实现立体交汇。

随着通水目标日益临近,沿线百姓都很关心,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如何解决,如何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许多软科学与硬技术是世界级的,是水利学科与多个边缘学科联合研究的前沿领域。面对一个个技术难题,科技人员不断创新,一项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保证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需要。”

目前,南水北调冰期输水课题已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通过研究沿线多年气候资料、冰情变化规律等,能够解决南水北调冰期输水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