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筑高速公路的人生

2008-1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熊元义 我有话说
随着邵怀高速公路和湘黔高速公路的竣工,沪昆高速公路终于彻底实现了东西对接,它与南北对接的京广高速公路一起,正在逐步形成中国高速公路的网络化。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北京挤公交车上班的人来说,似乎对高速公路特别亲切。北京易堵车,每次上班,本来只有10分钟的路程,常常要花一个多小时。这简直就是对人

的身体和心理的巨大折磨。因此,每当我踏上高速公路,就像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进入了一马平川的平原,心情随之开阔和舒畅起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高速公路旅行,我深刻地感受到高速公路实现了人类跨越行路难的飞跃:

一、对旅行速度从想像到亲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些诗句都寄托了古人对快速行路的向往,高速公路的出现则将人类的美好愿望变成了亲身经历。

二、对旅行目的地到达的时间从不可预期到可预期。古代旅行不但目的地遥远,而且道路艰难,难以企及,“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复行行》)而高速公路即使漫长,但已是“天堑变通途”,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以外,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变为可预期。

三、对旅行过程的感受从痛苦到愉快。古代诗人不但对“行路难”大有痛彻心肺的感受,而且往往将这种“行路难”和世路艰难联系起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而高速公路既无坎坷,也少弯曲,一路花草相伴,不时路旁还有故事雕刻,令人身心俱悦。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起来,正如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所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高速公路是根据社会需要修建的,而谁更急需高速公路就很重要了。在现代社会,路的使用因人而异。有的人因路而富有,有的人因路而贫穷。高速公路在连接一些人的同时,也隔开了一些人。高速公路是封闭的,但它并非封闭了所有人。高速公路对于有些人是致富之路,一些人因高速公路而飞黄腾达;而对于有些人,则因高速公路而被迫出局。有些人可以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而有些人则很难和高速公路协调起来。因此,高速公路构筑了一些人的天堂,也造建了一部分人的地狱。

过去,家乡的小镇热闹繁荣,南来北往的长途旅客大多要在这里驻足,或是休息,或是吃饭,或是购物。那时,这里的信息交流非常发达。但是高速公路出现以后,它就开始寂寞起来了。高速公路带走了不少小镇的热闹和繁荣,也带走了不少人的富裕和希望。有些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宁走弯路,也要走曾经革命的地方,就是为了带动这些革命的地方富裕起来。而高速公路则减少了不少码头,大大扩大了一些中心城市的功能,因此,中心的越来越中心化,边缘的越来越边缘化。

不过,真正成功的人士都迈上了高速公路。如果一个人始终是蜗牛爬行,进入不了高速公路,就很难有大作为,如同一个人在基层呆得太久,不但心胸难以开阔,而且气势容易孱弱。因此,那些久在压抑中的人是非常渴望创造高速公路人生的。而有些人或攀龙附凤,或风云际会,简直是坐上了直升飞机。不过,这种过于省略的人生,不易养成敏锐的感觉,难以感受历史的生机和活力――到达目的地的速度虽然大大加快了,但这种封闭而快速的旅行却容易让人们无法仔细把玩窗外一晃而过的风景,久而久之,不仅产生疲倦之感,甚至丧失了欣赏风景的兴味。这些坐直升飞机的人往往一旦处在大转折大灾难中,不是麻木不仁,就是惊慌失措。因而,还是人生的高速公路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