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

2008-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立 我有话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失业始终是困扰法国政府的最大烦恼。20多年来,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执政,如何减少失业大军、让更多的人就业,成为历届政府的头等大事。时至今日,法国的失业率虽然降至7.2%,为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

人口从300多万减至目前的近200万,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又给多年的努力蒙上阴影。出口前景暗淡、工业订单不足,企业大幅裁员,失业再次成为政府及民众担忧的问题。

面对失业,法国历届政府都先后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可谓数不胜数。但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大力鼓励创建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二是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发展带动就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行业,根据社会需要创立新的服务项目与内容,将服务业从企业剥离出来,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强化各类培训工作,尤其是加强对年轻人的培训,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有效帮助;五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个性化”的就业政策。

此外,法国在上世纪90年代社会党执政时期,曾经推出了缩短工时举措,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其宗旨是想通过缩短工时,给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问题。这项重大改革措施曾经在短期内取得了部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法国失业人口。但通过10余年的实践,这项措施的局限性开始显现。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缩短工时并没有增加就业机会,反而导致就业者的工资下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萨科齐总统去年上台以来,试图废除“每周35小时”工作制,实行“多干多得”政策,但终因阻力太大而放弃。目前,这个制度虽未正式废除,但在实际运行上,由于政府最近出台的一些有关加班补助的规定,“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实际意义已大大缩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受“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束缚,走上加班加点的“多劳多得”之路。

法国青年失业者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口,因此,政府格外重视解决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在这方面,法国目前的做法是,从大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即为他们未来的就业进行准备。为此,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和政府机关建立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安排大学生到企业中“打工”,参加生产与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这种活动,不仅部分解决了自己的学费问题,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认清了自己的定位,大大减少了将来择业时的盲目性。校方则通过与实习单位的交流,加强了对学生的培训指导。法国高校大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这些部门同实习单位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实习单位的反馈改进课程设施,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了对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除此之外,法国还在全国设有500多个就业信息与指导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免费为应届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并帮助他们制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实习计划。为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还针对聘用大学生的企业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如在一定期限内免收本应负担的社会福利分摊金,给予税收照顾,甚至可以给用人企业提供适当的资金补贴。

萨科齐总统上台以来,法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改革措施,如政府在3年内拨款2.5亿欧元,推动全国35省穷人居住区里18至25岁年轻人就业的计划,争取在3年内创造4.5万个就业机会,改进这些地区严重的就业不足及社会秩序不好的问题;通过对企业的鼓励措施推迟退休年龄。自2009年开始,300人以上的企业不能仅以年龄为由解雇职工,退休只能在职工愿意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政府还改组了就业管理部门,以改进对失业人员的安置与就业指导,等等……但鉴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政府的就业措施能否真正奏效,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本报巴黎11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