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2008-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吴宇 李凯 我有话说

江苏省昆山市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万分之一,却因聚集了3200多家台资企业,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全市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二、进出口总值的九成由台资企业创造。在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富士康、仁宝、沪铼、捷安特等台资企业,也借助昆山这一紧邻上海的“宝地”,创造出了世界级产业,跻身国际大企业行列。

记者近日走访粤、闽、苏、沪、浙等台商企业聚集地,真切感受到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同样为台湾同胞创造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许多类似昆山的大陆城镇,已成为台资企业聚集、创业、壮大的热土;与改革开放共成长的难忘经历,让许许多多台湾同胞的心与祖国大陆贴得更近。

“不到大陆,台商难以生存发展”

杭州市台资企业协会监事长李复元是1992年从台湾到大陆发展的,他将台商投资大陆分为1992年至2000年的“前八年”以及2000年至今的“后八年”两个阶段。

对此,他解释说,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是一个重要标志,许多台商据此研判大陆将坚持改革开放而不会走回头路,加之岛内经济结构调整,要素成本提高,许多台资制造企业纷纷转向大陆;“后八年”台商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大陆投资热潮,除了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产业转移等经济因素外,更是因为其间的台湾当局经济政策失据,让许多台湾企业丧失了发展良机。

“蜗居岛内,看不到什么希望;不到大陆,就难以生存发展。怀着这份回归的渴望,大陆逐步成为我们台商创业发展的热土。”李复元说。

从上世纪80年代台商进入大陆以来,台商在大陆迅速发展。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祖国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68万项,台商实际投资472.2亿美元,占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6%,在境外投资来源国家和地区中仅次于香港、日本、美国居第四位。如果考虑到台商经部分自由港和其他地区转投资祖国大陆的因素,台资数量还要大得多。

在台资企业带动之下,两岸贸易快速增长。1979年,两岸间接贸易总额不足8000万美元,2007年达1244.8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34.6亿美元,自台湾进口1010亿美元,大陆逆差775亿美元。

从“小舢板”到“航空母舰”

上世纪80年代初,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诞生了大陆第一批台资企业。起步阶段的台资企业数量和规模较小,投资形式以合资和合作为主,不少带有“投石问路”性质。1987年后,以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为突破口,台商开始由暗转明,数量逐渐增多,但产业类型基本上还是以制鞋、服装、餐饮等低技术、低成本行业为主,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转口、海外销售”为模式。

与之相比,记者最近走访的台资企业已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在福建漳州,以生产小家电闻名的灿坤实业,已建成占地180万平方米的巨型工厂,明黄色的厂房沿着公路一字排开,绵延几公里;以种茶、收茶、卖茶为业的天福集团,不仅建起了全国首屈一指的茶学院和茶博物馆,还在大陆开设了850家连锁商店。

在上海,顶新国际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告诉记者,1988年投资大陆前,顶新只是台湾一家经营油脂的“小舢板”企业,名不见经传。如今,顶新在大陆的累计投资已达30亿美元,平均每天与高达8000万人次的消费者有成交往来,预计今年营业收入可达43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康师傅”方便面一项产业的收入就有望达126亿元。

魏应行说:“我们刚来大陆时资产不过区区几百万美元。正是大陆稳定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在短短20年内,成就了顶新这艘‘航空母舰’。现在我们立足大陆走向国际,要打造第二艘‘航空母舰’。”

与顶新类似,近年来,富士康公司在深圳、昆山等地投下巨资,令世人瞩目。而其在台湾的母公司鸿海集团1974年成立时,只生产一些电器的塑料插接件。经过在大陆的快速“孵育”,富士康目前在大陆的员工总数达60多万人,年出口300多亿美元,是国际电子行业举足轻重的代工巨头。

大陆始终如一关心台胞权益

实际上,近30年来,祖国大陆心系台湾同胞、关心台商投资权益的努力和热忱始终如一。早在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就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在谈话中明确提出“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长期中断的两岸经济联系开始解冻。

1983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这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有关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以及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行政法规。

1994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进一步提升了保护台胞投资及其权益的法律层级。

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介绍,迄今为止,大陆已有20多个省区市专门制定了鼓励、保护台商投资的地方性法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法规体系,对台商投资形成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危机是“阵痛”未来更可期

2000年以来,以一些大型台资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项目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布局为标志,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台资企业的集中性、关联度和外向度不断增强。近年来,相关台资企业还加快了在大陆设立研发中心、投资或营销总部的步伐。仅上海就已吸引22家台资企业总部和11家台资研发中心落户。与之相配套,台商不断进军大陆的银行、保险、医院等服务行业,发展方兴未艾。

群益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证券、基金、期货等业务的台资金融机构,在公司首席代表刁维仁看来,台商这一持续大规模投资大陆的热潮,即便面对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不会停止,因为改革开放30年,大陆的经济发展迅速,未来更可期待。最近中央政府启动的铁路、机场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即是一个信号。

他说,随着近期大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出口退税提高等措施的推出,已落户大陆的各类台资企业,大多也有信心承受金融危机的“阵痛”,或减产坚守、或向内陆地区转移,而不会轻易放弃大陆的生产基地和市场。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