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职教育的模式建设

2008-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毛大龙 周震豪 我有话说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要求把“职业化”的办学模式、教育体系、课程建设通过一些学校“示范”出来。因此,一些具备成熟行业背景、工业化程度高的专业开始基于工作过程的“德国模式”、基于行业化模块的“澳大利亚模式”的探索,一些行业背景、专业背景不显赫的学校,也积极探索实践“工厂化”、“车间化”的育人模

式,“新加坡模式”就是这些学校的典范。

首先,我们在认识到水平差异、国情差异的同时,要建立中国高职教育模式观。我国高职教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最具动力、最具人力的教育。我们虽然起步落后于西方职业技术教育,但是我们产业集聚高、区域化发展快,人力需求大;我们的高职教育规模大、层次丰富、背景丰富。因此,我们学习来自西方的工业化教育、行业化教育,要结合我们产业背景的职业性,突出我们经济区域的规范性。

针对目前高职建设的热点问题,结合区域化发展水平,有专家不失风趣地点题:“担水劈柴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培养人才。”“担水劈柴”,指的是每天重复的日常工作。当前,国际高职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就是日常工作、生产环节的重复性,许多人不安于“重复性劳动”。而职业技术教育的源头就是来自重复劳动,精益求精、小中见大、积累经验。

“咬得菜根,百事可成”。我们的“红帮”先人们,一把尺、一把剪刀、一个熨斗,硬是练就一身本领,改革西人服装技艺,创新中国服装文化,形成新的行业体系。我们发现,这种文化就是一种“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普遍的、一般性的区域背景下的转轨,并没有什么优势。今天,高职教育面临职业性的重新定位,一是需要契合企业创新和行业规范的专业生产细分,二是需要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径,也就是说,高职需要具有“担水劈柴”的实践精神、行业智慧,要从实践来树立教育观,培养一线人才、基本人才、精细化人才。

专家们说“要把重复劳动做精,把流水生产做规范,把行业标准做准确。”什么是我们的精品观念、品牌观念、中国制造观念,即是“比日本人更精细”,“比德国人更严谨”,“比澳大利亚模块更周备”。

教育工作者从“认知论”走向今天的“工作过程论”,我们完成了很大的转型。一些成熟的专业上,我们也有所建树。作为普遍的、民生的高职教育,我们要树立我们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经济的转型,我们就要进入到后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将会越来越地方化、社会化,一般技术的专科教育,就会向普遍人才的教育体系转化。行业的成熟,使得我们的高职与本科不分轩冕,这也是一种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再次告诫我们自己,我们高职的定位在“担水劈柴”。在西方,每一个孩子都会自己修机器,自己锄草坪,自己做木匠。在一个调查问卷中,西方的学生在回答今后的生活与职业选择,基本倾向是“木匠”、“汽车维修”、“建筑师”等等。现在,我们更多的学生也开始选择应用型专业。假如我们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木工间、电器修理间、农艺间,那时,我

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就确实做到了“担水劈柴”。

在我们还没有这些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时候,我们应当积极开展技能的活动,让教师关注车间简单的工

艺,让学生意识到从简单干起,让人才在生活实际中受到教益、受到尊重、受到训导。教育界应当从行业、专业一体化探索工学结合的体系建设,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规范与企业专业生产细分结合起来,使区域产业集聚在高职教育引领下,获得人力、技术、规范的全面支撑。反过来,高职教育也就获得了社会上广泛的模式认同、体系认同、水平认同,高职的证书体系、教材体系、应用体系才会规范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