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鸟巢一代”:微笑面对2008

2008-1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兰 我有话说
“人生中有些经历是不会被忘记的,我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就是这样的事情。”一位被称为“鸟巢一代”的普通大学生说。

2008年夏天,是一段美丽的回忆,也是一段成长的记忆。“鸟巢一代”拼搏、付出、参与并快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并诠释现代大学生的风采,他们用行动告诉世界:这是懂得付

出、愿意担当、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曾尽匹夫责,不负少年头

“相信若干年后回忆起今年夏天的情景以及为了这个夏天所付出的种种艰辛,我会自豪地说:曾尽匹夫责,不负少年头。”胡凯说。

胡凯,被同龄人称为“眼镜侠”,是“中国戴眼镜跑得最快的研究生”。18岁时,胡凯通过普通高考,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习任务的同时,从小跑得很快的他开始在业余时间接受训练。北京奥运会,胡凯在鸟巢出场四次,是中国田径运动员出场比赛最多的选手。

从在电视机里看到申奥成功到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跑道上,7年里,胡凯最深的感受是两个字:坚持。这种坚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训练场上,每天下午的3点清华的东大操场是胡凯战斗的地方。速度耐力训练之后,臀部和腿剧烈的酸胀感让人站着躺着坐着蹲着都十分痛苦。

7年中,胡凯有5个春节留守清华训练。2006年胡凯大腿受伤,成绩受到严重影响,比赛成绩由10秒27下降到10秒60以外,所有人都觉得他再也不可能回到巅峰状态,但是他和他的教练默默坚持下来。“好运北京”测试赛上,胡凯以个人最好成绩获得了一张宝贵的奥运参赛门票。

奥运会落下了帷幕,九万人呼喊着自己的名字、身披国家队战袍站在鸟巢起跑线上……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化成了经典,慢慢远去,为奥运拼搏坚持的精神却成为胡凯永远的“属性”。

微笑是一种能力

微笑,是个简单的表情,但对于2008年的中国青年,却并不容易。

就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本科生、羌族女孩李菊满怀欣喜地准备去奥林匹克大家庭饭店做一名志愿者的时候,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了。

李菊失去了妈妈、外公等十五位亲人,也失去了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从小长大的家。但李菊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倒,她只回家乡呆了5天就返回北京,为志愿者工作做准备。

“他们在危楼废墟中参与救援,在余震不断中照顾伤员,在受阻道路旁分发食物,他们有的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辞职来到灾区服务,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不远千里从国外来到北川……”正是家乡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情景让李菊在灾难面前放弃眼泪,选择了微笑面对。因为,所有这些让她感动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志愿者。

“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申请人,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志愿者肩负的光荣使命,激励我化悲痛为力量,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服务奥运、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中。”李菊说。奥运会闭幕式上,因为杰出的工作表现,李菊作为12名志愿者代表之一接受了运动员的献花。

微笑,是一种能力、一股勇气、一份智慧,也体现出一种包容。微笑,是2008年夏天中国青年面对世界的态度,也是“鸟巢一代”面对生活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多少挑战,多少艰辛,鸟巢一代都可以坦然迎接,因为,这个夏天,他们学会微笑面对。

志愿者是一种生活方式

志愿者,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梁苏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清华大学的紫荆志愿者到北京奥运会,梁苏会曾参与北京国际马拉松、多哈亚运会、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海特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2006年至今,她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间超过800小时。

“在我看来,志愿精神的精髓是责任心。”梁苏会说。在水立方,她和她的同事们是“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为志愿者们发服装、数餐票、调配班车……做这些事情无法见到明星运动员,顾不上去和其他人交换徽章,也无法接触到比赛。但是所有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没有任何懈怠,因为这是工作的责任。

水立方的比赛结束那个晚上,志愿者们跳进游泳池欢庆胜利。“因为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用青春和汗水实现了光荣承诺,共创了梦想和辉煌。”梁苏会说。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郭晓春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是姥爷送给她的一个地球仪,这个地球仪让她有了“世界”的概念。

北京奥运会到来,郭晓春想做的事情是对话世界。2007年1月,她成功申请到了UpwithPeople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培训项目的一等奖学金,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走访了近10个国家,并前往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2008年8月,郭晓春和她社团内的伙伴们成功地承担了北京大学主办的“2008奥运・冠军论坛”大部分工作。这一论坛被称为“北京奥运会的文化盛宴”。参加此活动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临别时对这些年轻人说:“我为你们骄傲,我为中国骄傲。”

从“更快、更高、更强”,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平凡与伟大相融的志愿服务精神镌刻在这一代大学生的青春记忆里。这个夏天,无数青年大学生和梁苏会、郭晓春一样,放飞梦想,拥抱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