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再漂泊的家园

2008-1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文山 我有话说

因为战争,还是因为战争,成千上万个家族和难以计数的家庭,含泪一步步离开他们熟悉的土地、熟悉的家园。簪缨世族子弟、钟鸣鼎食之家和引车卖浆者流一起,在尘土弥漫的路上,最后望一眼烽烟滚滚的中原大地,而后掉头向南,向东。他们只想尽快地逃离战火,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此行的终点。战火在

绵延,他们无法就近停下,在吱扭作响的牛车声中,他们憧憬着,祈盼着,跋涉着。他们未来的家园注定在缥缈的远方。从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直到武夷山南麓。他们一路走过,就像被大风刮起的种子,纷纷散落在一程又一程的土地上。

只要还未找到能够接纳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希望便在前方的路上。在路上,成了客家人惊魂难定的潜意识。于是,发明了擂茶:其取料为老茶树叶、山梨叶、大青叶、淮山叶等野生植物,都是山野中信手可摘之物。茶叶里又揉进了青草药,还有花生、豇豆、糯米,乃至猪肉丝。因此擂茶不仅能解渴祛病,还能果腹充饥。这是长期艰难跋涉中的食品。于是,诞生了走古事:家族的男子们齐上阵,披戴古装,用最形象的形体表演,告诉后代一段不能忘怀的家国历史。于是,红土丘陵中,出现了大大小小、或方或圆的土楼。

土楼,不仅是一种建筑样式,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它已经成为客家人精神的象征。最初的土楼,当是“在路上”的客家人,落地生根的最后决心。由是,一座座或圆或方的土楼,带着客家人的从缥渺微茫到逐渐踏实下来的愿想,扎根在这一片红色的土壤上。土楼不仅可以挡风避雨,防范外来袭击,让族人得以将息,还是一个团聚族人、延续文化的理想居所。

土楼的一个主要功能自然是防御。但一座座在山谷里延伸的土楼同时也是客家人不断前进的脚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土楼的建立也意味着对脚下土地的占有。因为对于原住山民来说,他们只是一群来自远方的客籍。毋宁说客家是自称不如说是他称。当然,许多时候,这种占有是以和平的方式来完成的,中原人用携带的大量财物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向山民换取生存的空间。但这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流血的战事:有贪婪的欺骗,粗暴的占有,抑或争夺水源光照的械斗,自然也会有报复的袭击。否则,就不会出现堡垒式的居所。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堡,高耸的敌台、四望的枪眼,不是为了对付外来的打击,还能是什么?然而土楼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活,而且还容纳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原辗转而来的客家先民,便是通过建筑土楼,逐渐淡化了“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意识,

而强化了“从此他乡即故乡”的住下意识。

不知道最初入闽的客家先人,他们的落地住宅是否已具有土楼的雏形。但已有资料考证表明,唐代,有关土墙的先进夯筑技术已经在闽西南客家人群中流传。自宋元明清近现代乃至当代,土楼建筑

在闽西南山区世代延续,从未中断。据不完全统计,闽西南现存土楼达数万座,其中仅永定就有各式土楼2万多座,并以此构成了大约1800多个自然村、居住人口达30多万的大规模土楼居住群体。这些土楼造型各异,有圆、半圆、椭圆、方、五角、八角、八卦、五凤、交椅形,甚至不规则形。

中国民居建筑受风水学说的影响很大,一般都讲究相地,建宅多经风水师觅龙、察砂、观水、点穴而后选定。特别在山区,更讲究山势龙脉。然而闽西不少土楼的选址并不遵循风水地理所规定的住宅模式,一些楼址甚至选在山谷、斜坡、崖畔乃至孤立的小山顶上。这正证明了客家先民当初立足的艰难,他们身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得来不易。建造土楼,一为保护族人安居,二为便利生产劳作。因此,安全因素和生产需要往往决定了土楼的位置,同时也决定了土楼集住宅和城堡为一体的重要特色。

自北宋之后到明代,中国建筑受佛教影响较大,开始出现了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的建筑样式,在文化观念上从“地方”到“天圆”转化。圆楼的出现,大约也在这一时期。圆楼暗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客家圆楼最令人惊叹。其以生土夯筑为承重墙,可达五层之高,圆径最大者超过70米,俨然城堡。这种聚族而居的堡垒式民居十分坚固,其圆周形的夯土墙可厚达一米,土里掺上少量细沙、石灰、卵石、竹片以及红糖、糯米饭,经过反复揉、舂、压后再以夹板夯筑而成。圆楼一般可分三层,底层作为烧炊、储藏、圈养家畜之用,不开窗;上两层为住房,向外开窗,其内侧设廊,贯连全楼。圆楼的中心有天井,并建有平屋,设祠堂、学校,是家族的公共活动场所。

土楼让客家人不再漂泊,土楼让中原文化在不再漂泊中生根、传承、发展。土楼自身的建筑风格也随着生活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座座环环相依、方圆结合的土楼,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与蓝天白云遨游,仿如大自然的雕刻,美轮美奂。

一部土楼史是一部艰辛的客家家族史,也是一部辉煌的中华建筑史,更是一部瑰丽的世界艺术史。因为躲避战火而举族迁徙,因为生命安全而聚族围居,因为辗转漂泊而诞生土楼。历经冰霜雨雪,而风姿卓然,不再漂泊的家园――客家土楼由是让世界瞩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