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皇后”是如何唱响的?

2008-1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桂娟 桂涛 我有话说
15年前,一个戏曲之家在郑州成立了河南首家省级民营剧团,名不见经传;15年后的今天,靠着长年扎根农村演出,他们拥有了23台新戏和传统戏,足迹遍布豫、晋、冀、鲁、皖、苏、粤等省的广大农村和基层工矿,巡回演出5000余场,观众达2000多万人次。“小皇后”的名字,在全国广大豫剧戏迷心中叫响。

面向市场、服务农民、自

谋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河南小皇后豫剧团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剧团繁荣发展之路,显示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无限生机。

说起15年的创业经历,小皇后豫剧团团长王红丽说:“农村是戏曲艺术的最大市场,农民是戏曲的衣食父母。15年来,我们90%的演出在农村、在基层。往往是大年三十穿着一身过年的棉衣出发,一个台口接一个台口地演出,直到麦子黄了的时候,才披着一身单衣回城。稍事休整,又再度离家,直到腊八或祭灶才回家。”

很多地方的农民不富裕,拿不出高价请剧团。小皇后豫剧团从不计较戏价高低,只要群众想看戏,少给点钱他们也演,有时甚至不给钱也演,老百姓用粮食换戏、用南瓜换戏的事情时常发生。

有一次,豫东尉氏县四新乡郝寺村的几位乡亲跑到郑州王红丽家,说他们想看戏,但又凑不上钱请剧团。王红丽当即决定无偿为他们演出,一连演了4天7场戏,乡亲们兴奋得像过年一样,杀了一头猪来招待演员。

15年辗转奔波,15年严冬酷夏,小皇后豫剧团终于走出了一条完全依靠演出经营实现自负盈亏的创业之路。2003年,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联合嘉奖,被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作为一个民营剧团,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好戏、多演出,才能赢得市场。15年来,他们自编自创了11台新戏,排演了12台传统戏,剧团每年演出都在400场以上。

剧团成立之初,王红丽的父亲、艺术总监王豫生和知名戏剧导演余笑予等戏剧文化人,决定精心策划推出一部好戏,打出小皇后豫剧团的名声。通过22天集中封闭式的排练,他们推出了大型清装故事剧《风雨行宫》。在郑州进行了建团展演之后,立即走向农村巡回演出3个多月。随后,剧团根据观众意见,再度封闭加工。

这出几经打磨的好戏不仅受到农民群众欢迎,还获得了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演出特别奖,并在“96东方戏剧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展演,受到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目前,《风雨行宫》的演出已超过2000场,成为小皇后豫剧团的一个招牌剧目。

建党80周年时,小皇后豫剧团决定排演一台精品剧目向党献礼,余笑予、王豫生等关门琢磨剧本,前后修改数次,终于创作出了新编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在基层演出超过千场,获得了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团长兼主演王红丽是国家一级演员,虽然1994年、2002年两次荣膺中国戏剧梅花奖,并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但她在艺术道路上仍在不停探索,又到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进修,目前已学成毕业。演员王燕、李新华等来到小皇后豫剧团后,被作为团里的重点苗子进行培养,很快就成了台柱子,获得了“香玉杯”、中国戏剧“梅花奖”等一系列奖项。

15年来,小皇后豫剧团还将办团和办学合二为一,既提高剧团演员的整体水平,又为剧团培养后备力量。剧团先后招收了4批约百名小学员,聘请有名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

就这样,经过15年苦心经营,小皇后豫剧团从一个家庭式剧团成长为一个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剧团,公司资产由当初的1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新华社郑州11月3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