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牡丹江:水土保持进中小学课程

2008-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李慧 何平 我有话说
前不久,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卧龙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张援昭主动认养了学校旁边山坡上的三棵绿树,除了每周给小树浇水、除草外,他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护绿小分队”。

虽是农家孩子,但以前张援昭对水土保持却没什么概念,他的改变是从学校开设了“水土保持”课程之后开始的。

“世界上只有三块黑土地

,美国密西西比河是一块,乌克兰平原又是一块,咱们东北是第三块。黑土非常珍贵,应当好好保护。”张援昭说。保持水土、保护黑土地的理念已经在张援昭心中扎下了根。

让娃娃树立生态理念

今年新学期,牡丹江市25000名小学生,在开学第一天领到了一本教材――《水土保持教育》。他们将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学完这门课。

把水土保持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在牡丹江市已有十年。1998年,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活动在牡丹江北安小学起步,这在全国是第一家。活动的发起人、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牡丹江水土保持试验站站长解培军说:“东北大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表面上看沃土广袤,但却潜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他告诉记者,几十年来的乱垦滥伐导致牡丹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的忧患意识和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应从学校做起,通过水土保持教育,培养起孩子们初步的生态理念。

为推动学校水土保持教育,让娃娃从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牡丹江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水土保持基点校,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基点校,通过基点校的典型和辐射作用,推动全市学校水土保持教育开展的模式。

牡丹江市水务局、教育局和团市委等认真总结推广了北安小学开展水土保持教育的经验,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共命名了20所水土保持基点校,北安、卧龙、立新等中小学被列入水土保持基点校名单。10年来,从最初一所学校扩展至20所基点校,今年新学期又覆盖到全市477所小学。期间,牡丹江市共有40万人次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水土保持教育。

多样化教育显成效

在牡丹江海林市第一小学的实验室里,一个自制的水土流失模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模型由两块倾斜木板组成,在一块倾斜的木板上,放着零散的砂石,另一块则长满了青草。“把水倒在土壤上方,光秃的木板上,砂石顺流而下,而另一块木板上的土壤因被固定就减少了水土流失。”学生张博然一边演示一边说。

“青少年的水土保持教育,不能一味灌输,形式活泼多样才能有好的收获。”北安小学校长武文艳说,在牡丹江的很多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已经渗透到地理、政治、语文等课程中。地理课上,教学内容结合环保内容讲授;语文课上关于水保的话题作文多姿多彩;生物课让同学们了解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师生们还创作了许多关于水土保持的拍手歌、漫画、诗词等。

除了课堂教育外,为了让水保概念在孩子们的心灵真正生根开花,牡丹江各中小学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建立水土保持雏鹰广播站和“水保”学生社团,成立“小小绿色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开展小调查、小研究、小考察、小设计等活动;开展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学生家长对话活动;开展认养一片绿地、认养一棵树木、建立一处水保基地活动。

目前,牡丹江市共有红领巾绿地达1000余处,青年林800余处,面积达2万多公顷;开展“水保小监督员”持卡监督活动,发放了2000份“水保小监督员卡”,组织“水保小监督员”走向街头、社区、农村,向社会公众发放《水保法》和水保知识宣传单……

“地球好比一个苹果,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是其中的十六分之一,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懂得了水土保持就在我们身边。”宁安市卧龙学校六年一班学生刘尚宁说。

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

“学校开展水土保持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孩子与家长实现交流,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水土保持观念,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观念。广泛深入的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扎根,并转化成孩子和家长的实际行动。”磨刀石镇小学四年二班班主任张玉娟告诉记者。“小手拉大手”,正是牡丹江市开展水土保持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卧龙学校六年二班学生朱淑红说:“我做了水土保持手抄报,给父母看了后,他们很受触动。以前家里冬天取暖都是上山砍柴,经常破坏植被,现在父亲不上山砍柴了,改烧干枯的蒿子取暖做饭。”

“由于水保观念不强,以前镇里经常有农民乱开荒、破坏植被的现象。在水利、教育等有关部门推动下,在中心小学建立水土保持教育基地,通过教育孩子带动家长,保护好水土资源。几年来取得明显成效。现在很多村民深受影响,承包了荒山种树,既保持了水土,也有经济收入。”穆棱市磨刀石镇副镇长王大力说。

据统计,牡丹江市实施学校水土保持教育以来,教育学生40万人次,带动家庭30万户,全市乱开滥伐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情况明显减少,保护水土意识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较1998年减少了近1/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