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绍兴:古城保护与生态安居的交响

2008-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余万芳 本报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绍兴市环城河新貌(资料照片)

日前在安哥拉首都卢安达,当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蒂贝琼卡・安娜宣布,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获

得2008年“联合国人居奖”时,全球100多个政府机构、组织的负责人长时间地鼓掌。全世界关注人类生存现状和城市和谐的人们共同为古城喝彩。

当绍兴的城市年轮渐渐走向2500这个数字时,古城的胸前,又挂上了一枚金灿灿的世界级荣誉勋章。

叫响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和谐共存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嘱大夫范蠡“立国树都”,按“坐西朝东为尊”的周制,依山水形势、据四达之地而建绍兴古城。

2500年后,绍兴城址稳定未变,格局依旧,历史文脉绵延一贯。目前这样的城市在中国仅有两个。粉墙黛瓦,桨声灯影,乌篷毛毡,小桥流水,石板纤道,成就了绍兴别致的风韵。

可贵的是,在经济大潮的汹涌中,江南古城风貌得以保护,并创出了闻名全国的“绍兴模式”。

近年来,绍兴市政府累计投入古城保护建设资金130多亿元,修缮和保护了鲁迅故里、沈园、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八字桥等历史景区,7个历史街区、200万平方米传统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已完成11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000余户计29000余人;老城区内3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96处文物保护点实行原地、原物、原状保护。

从保护“点”(文物保护单位)、“线”(内河水系)、“面”(历史街区)着手,进而以全面恢复古城格局和风貌的方式推进全城保护,这被专家们提炼为把“文化孤岛”建成“文化群岛”,使“文物大树”变为“文物森林”。

原汁原味的保护,原模原样的恢复,有根有据的重建,有脉有络的创新……绍兴老城区原来人口密度过高,在政府的安排下,300多家企业外迁,五分之一居民疏散,更多居民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

“在古城保护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和尊重人的现实需求,电力、电信等管线实施地埋式改造,历史街区的污水统一纳入城市排污网,为每家每户增设了卫生设施,允许居民在室内装修,保证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绍兴市名城办主任李波介绍。

漫步仓桥直街,小巷酒旗风,台门饭菜香,环城河上的桨声橹影……古城保护工程的次第展开,让这里的老百姓享受着诗意的生活。枕河而居的仓桥直街62号居民王美娟,指着漂亮的淋浴房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政府把我的房子修缮得那么好。”走出王美娟的房子,我们看到了一块石碑:仓桥直街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在书圣故里一号街坊,居民单康年乐呵呵地说:“我这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住了60多年。现在经政府修缮,外面是古色古香,里面有现代设施,我相当满意。”

如果说“绍兴模式”的价值在于其凸显的城市保护理念,那么旧城改造中的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就是绍兴的高明之处。

如今,摆在市档案馆的联合国人居奖奖牌的一面,翻译成中文为:在高度城市化进程中保存独特的文化与历史遗迹。这是绍兴市获奖的主要原因。

“‘绍兴模式’之所以能实现双赢,是因为创人居奖的过程大写着一个‘人’字!”建设部原副部长赵宝江2006年12月来绍兴考察时,曾发出这样的赞叹。而这正是绍兴在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中一以贯之的一个理念:城市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须围绕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人居环境的优化,处处以人为本。

唱响安居“圆梦曲”多渠道住房保障夯实民生之本

搬进经济适用房后,市民陈建国一家摘掉了“住房困难户”的帽子。

“以前多挤呀!满屋子的人。”之前,陈建国一家三口和父母、姐姐一家挤在市区东大池社区一间小房子里。这一窘境直到他申请到了一套125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才得到化解。

“民以食为天,人以居为本”,安居才能乐业。陈建国一家居住环境变迁背后,昭示着绍兴市大力缓解市民“住房难”的成绩。2006年以来,绍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针对农村住房困难户、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廉租房等的政策意见,建立了一整套针对中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等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政策保障体系。

在城市,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举措一一实施。近年来,绍兴市区建设了9个经济适用住房小区,8000多户家庭享受了这一政策。2007年,又建设了鹅境一期经济适用房10.7万平方米(计1264套),目前,鹅境二期10万平方米结顶粉刷。

廉租住房制度实施6年来,市区295户家庭享受了廉租房保障,其中实物配租72户,租金核减135户、租金补贴88户。同时,随着市区7个历史街居的居民住房得到了保护修缮,8000多户大多为低收入住房困难且设施简陋的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

在农村,2002年到2008年,绍兴市围绕着城乡统筹这一宏大的社会命题,演绎了一场城中村改造的“城郊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绍兴市越城区的23个城中村、136万平方米的旧房轰然倒塌。

见证这场革命的,是近7600户农户、约2.4万由“农民”变成的“城里人”。

在空间重组的背后,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是郊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商贸、社区服务等众多公共事业齐头并进,使城市功能延伸到了农村,城市文明辐射到了农村。我们看到了11个组团、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那里一幢幢绿荫环绕的公寓采光良好,一个个村民脸上绽放的笑容欣慰满足,一座座幼儿园、超市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城市公共设施配套整齐……

放大人居效应“生态绍兴”见证可持续发展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然而,当物质生活日益丰润时,高分贝的噪音,弥漫的烟尘,水体的污染,绍兴这座“东方威尼斯”一度成了“东方污泥水”。

水是绍兴的生命,绍兴的环境建设理所当然从水环境整治入手。总投资12亿元的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让12公里长的环城河洗去了40万平方米的淤泥,拆去了两岸64万平方米的旧房,配上了54万平方米的绿地……

更让436万绍兴人交口称赞的是,来自小舜江水库的清泉滋润了虞绍平原130万父老乡亲,绍兴人的生活用水达到了欧共体标准。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绍兴的决策者们睿智地寻找着最佳支点,妙算环境“四则运算”。

多算“加法”,逐年加大污染治理投资,着力推进工程减排。近年来先后建成了绍兴、诸暨、上虞和嵊新等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135万吨/日,相配套的污水收集干管700余公里,率先在全省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2007年绍兴市对大坞岙垃圾填埋场开展了大规模的整治,投资8350余万元,安全处置渗沥液,新增700吨/日垃圾处理能力。

细算“减法”,尽量减少污染源头,着力推进结构减排。截至今年9月底,绍兴市审批项目1384个,环保一票否决项目153个,否决率为11%。市区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升转型搬迁工作已全面开始,绍兴县柯桥城区10多家印染厂关停转型,上虞市淘汰落后产能近50%,使得废水排放量大幅减少。

换算“乘法”,积数提升污染治理效果,着力推进科技减排。一项中水回用技术,使原本以为只是做做概念的企业真正看到了实效。市县两级投下3000余万元财政“激励”资金,先后有80余家印染企业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相当于造了一个污水处理厂。目前绍兴市中水回用工程设计处理能力约为25万吨/日,工程总投入达到2.5亿元,实际回用废水总量达到20万吨/日。

巧算“除法”,商值削减单位产品排污量,着力推进管理减排。污水“进管达标、处理提标”专项行动正在大力实施,环保部门对进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到今年8月底,3次“飞行监测”环保行动中,720余家(次)印染、化工、医药等企业的进管污水被采样监测,超标企业遭到了处理。这使市区和绍兴县的重污染企业进管污水达标率有较大幅度提升。

经过“加减乘除”,来自绍兴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6日,绍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为294天。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