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

2008-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祖健 我有话说
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而且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先行与准备。自2006年开始,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相继开展了三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选活动。从2006年146所高校152 项申报成果,2007 年277 所高校342项申报成果,到今年的462所高校499项申报成果,既可以看到高校在加强人文素质和科
学精神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和亮点,也反映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局部代整体等问题。高校校园文化乘势而上,整体推进是关键。一

文化的特点是整体性。以校园精神文化而言,它不是对个别文化活动的概括和描述,而是以深邃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大学人心中的群体文化。综观近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均认同并流行着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观。校园文化中,虽然有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也有形式新颖的文艺活动,有以社团组织为单位的学术活动,也有以宿舍园区为空间的文化超市,但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有形文化层面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现象,而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和深层的文化精神更多地被大学校园局部文化活动所取代。因此,突破传统的“文化活动”观,建立一种整体的校园文化理念迫在眉睫。

高校校园文化中,从精神理念的设计到具体部门的实施,需要教学、科研、管理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体协调。现代有机整体论告诉我们:若干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时,势必是一种“新质”的产生,其实质是各部分协调合作下产生的整合效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这种伴随整合效应而来的“新质”,就是一种理想形态的高校校园文化――“文化校园”的出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是大学对文化规律的遵循和大学文化本质的回归。二

文化校园既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实践过程。针对目前校园文化的现状,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建设主体全面性两方面努力是关键。

任何现实中的整体都只是更大整体的局部。也就是说,当我们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时,整体仍是局部的整体。因此,既需要文化学的整体宏观视野,又必须从系统的构建入手。作为高校文化系统,包含着大学的战略与理念以及为实现大学理念服务的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制度保障诸元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研究、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文化活动,就是这个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内部按照教育规律组合与作用方式分层次结构的有机组成。三者结合,校园文化在大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与第一课堂有效的融合交流,将使校园文化向着具有深层文化模式、独特大学精神和丰富的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迈进。三

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问题的根源在于主体,解决文化问题也必须从主体着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多重的,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观所导致的主体单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失的根本原因。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与校园文化这一客体对象相对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承担者、执行者和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它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教与学,第一课堂教育的这一关系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在校园文化中,教师与学生是通过大学校园这一共同的中介客体,使师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的付出,而且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完善、超越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师生共为主体,既能避免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单一主体的自发性与盲目性,也能使教师在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进而更新自我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为目的的各种讲座、学术论坛等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因为这些文化形式在呈现文化的丰富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介性的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引导作用。但在三届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中,虽有《推崇名师,追求学术》和《院士是面旗帜》等获奖项目,但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教师”围绕“学生”的天体运行中行星与卫星式的关系。这一关系导致本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设的精神家园,前者却成了旁观者。

“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文化校园的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指日可待。

(作者系湖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