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大实践

2008-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杨 我有话说

本文提要

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人民解放军派出14万大军紧急救援。在纵横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震灾区,到处都集结着我军抗震救灾的队伍。后勤保障,在这场大规模机动作战中,肩负起“粮草先行”的千钧重担。近年来,我军后勤为之奋斗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一重要战略目标,由此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实践检验和新一轮推进――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的应急机动,培育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救援部队。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抗震救灾后勤保障的顺畅运行,建立了“三军一体、联合保障”的指挥机制。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提供了科学的效益管理。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需求,积蓄了雄厚的战备物资。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

11月中旬,全军后勤进行了为期4天的战略集训,来自军队后勤的一百多名各级领导,通过对抗震救灾等重大保障任务的总结回顾,认真研究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保障能力为核心,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人民解放军派出了14万大军紧急救援。千军万马,驰援灾区,纵横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震灾区,到处都集结着我军抗震救灾的队伍。后勤保障,在这场大规模机动作战中,肩负起了“粮草先行”的千钧重担。近年来,我军后勤为之奋斗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一重要战略目标,也由此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实践检验和新一轮推进。

(一)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十一五”期间,我军后勤创立的战略性目标,其基本要求是:“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根本目的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这个战略性目标,起始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巨大推动,得益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刻,我军后勤紧紧抓住机遇:把着力解决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水平与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不相适应、保障能力与履行使命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作为重大战略性问题。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2003年关于“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这个目标,大力推进以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军事后勤变革,走复合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的发展思路的提出,到2006年,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在国防部举行的“八一”建军节招待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我军关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决心,再到2007年,这一构想正式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我军后勤建设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是新形势下新的历史使命对我军后勤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军队后勤按照后方服从前方、后勤服务作战的要求,构建指挥体系;按照战略战役战术相配套、陆上海上空中相衔接、基地与机动相协调、现役与后备相结合的综合作战要求调配后勤保障力量;按照高效顺畅的实际要求,探索联勤拓展思路,跨越式地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

(二)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特大地震。

我军后勤保障面临的严峻形势是,4600多万受灾群众等待救助,十万火急!14万大军临危受命,刻不容缓!一是兵力调动紧急。14万大军,迅疾行动,从陆路、水路和空中奔赴灾区一线,驰骋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灾区,部队后勤准备仓促,自身保障能力不足。二是救灾任务繁重。救灾部队担负着应急救援、医疗防疫、清理废墟和受灾群众安置等任务,要求后勤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三是保障对象多元。后勤既要对三军不同建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部队实施保障,又要为地方灾民提供支援,组织协调十分复杂。四是自然环境险恶。灾区地处高山峡谷、水系密布,震后道路、电力、电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再加上不断发生的泥石流、山体塌方等次生灾害,后勤保障的基础条件很差。五是部队高度分散。救灾部队打乱建制进村入户,交叉部署辐射到174个乡镇、1480个村庄,后勤保障难以及时准确到位。六是防疫工作艰巨。灾区环境卫生条件差,部队和受灾群众混杂聚居,极易发生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部队担负着汶、理、茂三个重灾县的防疫任务……

(三)

在这场重大的考验面前,军队后勤迅疾启动了应急保障机制、大量派出医疗队奔赴灾区;跨战区紧急输送、水陆空立体投送、多种方式综合保障,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技术分队,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部队走到哪里,后勤保障就跟进到哪里,部队和灾区需要什么,军队后勤就保障什么,使部队始终保持了强大的战斗突击力,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提供了有力、有序、全面、持久的后勤保障。

联勤保障体制、社会化保障方式、应急指挥机制、应急保障力量、战备物资储备、二代后勤装备,包括后勤人员的能力素质,等等,“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这一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由此得到了充分展现。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的应急机动,培育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救援部队

5月12日14时28分,一瞬间,汶川大地,山崩地裂,灾区与外部的联系霎时中断,4600多万同胞急需救援。应急机动,成为我军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要求。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突出强调应急作战准备的极端重要性,把集中精力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作为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扎实解决影响和制约保障能力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的重要牵引。

近三年来,全军后勤各条战线,始终把应急保障能力作为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的第一位任务来完成,并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了一系列应急保障准备活动:确立应急保障预案、建立战时应急机制、组建抽组应急分队、储备应急保障物资、配备应急作战装备、开展应急保障的实地训练,等等。并且在落实方案上,要求做到人员定岗、装备定位、物资定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认真落实,各项高难度训练任务的扎实进行,应急保障人员能力迅速提高,这都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后勤保障做了充分的准备。

12日下午地震一发生,总后廖锡龙部长即刻签署《保障》指示,向全军下达救灾动员令,要求全军后勤,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值班,加强组织协调,实施24小时不间断指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按程序办,高标准按时限完成后勤保障任务。正在总后驻渝部队调研的总后勤部政委孙大发,迅即指示建立专项应急值班,现地指挥总后驻渝部队的抗震救灾工作。总后机关立即成立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到一线协调指导,抽组医疗救治力量,预拨经费、预置救灾物资,协调铁路、民航部门做好人员物资投送准备。军队有关大单位联勤部立即行动,沟通协调,联络配合。震后24小时内,抗震救灾后勤保障工作全面展开。

抗震救灾,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只有在第一时间投放部队才能迅速展开营救。总后军交运输部在还没有接到正式命令时,已开启战时运输机制。军委命令一到,第一列运载救灾人员和物资的火车当晚23点出发,第二天凌晨2时就到达了灾区。当日开行军列车19列次,输送部队15000人。下午两点,首批民航运乘的救灾部队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当日调运了民航飞机12架,在灾区复杂的天气条件下,飞行30架次,输送5000部队官兵,创造了我军单日组织民航输送部队的新纪录,列车往返输送、长距离摩托化机动、紧急空运,风雨无阻,日夜兼程,部队后勤采取多种方式投送兵力和物资,为救灾救人赢得了宝贵时间,架起了“生命的通道”。同时,在地震当天,总后勤部就向灾区预置了2800多万元的帐篷、药品,三天内就调拨了1.7亿元的救灾装备和物资,有效保障了救灾部队和灾区的急需。

“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伤员!”如果没有医疗救治,人是抢出来了,可生命依然难保。因此,在这次抗震救灾后勤保障力量的大援助中,医疗卫生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与救援部队同时赶到灾区,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震后2小时12分,成都军区总医院即赶至都江堰。13日,济南、广州军区和总后抽调的28支医疗队昼夜兼程抵达灾区。13个小时内,向灾区调拨的药品和卫生装备价值达400万元,战储代血浆2万袋。14日,由1500人组成的50支医疗队8支防疫队,携带大量药材到达灾区,其中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徒步跋涉,最先进入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第二批价值3400万元的卫生物资快速发往灾区。头两天时间内,军队派出的机动卫勤人员达2346人,占救灾一线军地全部医疗救援力量的60%,还有39所后方医院安排最好的床位接收后送伤员,他们为“黄金时间”内救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截至6月30日,全军共派出建制卫勤分队182支,2710名卫生人员伴随开进灾区。同时,又陆续从全军一流卫生系统,抽调215支机动分队,共4351名医疗技术骨干分5批开赴灾区一线.这是一支集专业之全、技术之强、水平之高,为建国以来历次抢救之最的救援队伍,共有5名院士、11名将军,占到70%的博士、硕士和知名专家,他们都是在接到命令后的三个小时内就准备完毕,齐装满员地赶赴灾区,争分夺秒地开展野战抢救。他们累计救治生命80多万,收治病人6.9万人次,开展手术2.2万例,创造了抢救被埋164小时、178小时、196小时危重伤员的奇迹。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抗震救灾后勤保障的顺畅运行,建立起“三军一体、联合保障”的指挥机制

云集抗震一线的兵力达14万之多,包括海、陆、空、二炮等20多个军兵种,集成都、济南、北京、广州军区和海军、空军、二炮等11个大单位。运输通道的畅通、大批物资的投放、战争血液的输送、伤病人员的救治、前线官兵的生存……在这场高难度的保障面前,指挥机制的顺畅成为保障有力的龙头所在。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把“保障体制一体化”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要求根据三军一体的指挥体制和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建立三军后勤机构联合编成、三军后勤力量统管共用、后勤保障统一组织的联勤体制。

近年来,军队后勤按照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关于“建立三军保障体制一体化目标不能动摇”的要求,在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实践中,不断解决影响和制约保障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加快了我军后勤保障体制由传统的保障格局向“一体化”目标迈进。于2007年4月在济南战区正式实行的大联勤体制,标志着我军向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这次抗震救灾,成为我军建立联勤体制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

地震当日,总后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在第一时间下发的第一个指示,就是明确抗震救灾后勤保障的指挥权限,及时建立起总部、战区、部队三级联勤保障体制,以总部掌握战略后勤为基本依托,以成都军区联勤部为前沿基地,以救灾部队队属后勤为一线力量,实行建制保障与区域保障相结合。整个救灾过程中,三军后勤力量集中指挥,三军后勤资源统一调配,三军后勤需求统一归口呈报。

面对日趋严峻的抗震形势,掌管战略指挥的总后勤部勇于担当,果断决策,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定和部署。5月14日,在总后召开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会议上,廖锡龙部长指出:“这一阶段抗震救灾,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救人,要关注灾区群众吃饭问题;加强对抗震救灾后勤保障的组织指挥,统筹各方面力量,既要保障和支援灾区,又要直接参与救灾工作,以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15日,廖部长强调,总后机关在抗震救灾中的主要任务有五项:一是及时组织筹措调拨急需的经费、药品和物资器材;二是抽组医疗和防疫力量参加抗震救灾;三是把任务部队迅速安全输送到位;四是组织指导任务部队搞好后勤保障;五是为保障灾区群众生活急需和灾后重建做贡献。16日,廖部长与成都军区联勤部长通电话,要求在实施保障时要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对救灾部队的饮食保障,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切实保障所有官兵有饭吃,而且必须保持始终;二是要实施科学有力的联勤和指导,建立管用的协调机制,严格各种纪律,把钱、财、物管住管好,确保后勤保障的持续能力,进一步发挥三个联勤分部的保障优势。17日,廖部长又对做好抗震救灾后勤保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机关和部队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看到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要始终把握保障重点,千方百计保持官兵充沛体力和旺盛斗志;切实加强统筹协调,举全军后勤之力,加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把全部力量凝聚起来,做到有重心、有规则、有秩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决完成任务。

在整个救灾过程中,陆海空三军联勤系统,实行联运、联供、联医、联修,组织联勤部队在灾区开设10个野战兵站,并通过伴随保障、重点保障、垂直保障等多种模式,满足部队保障需求。为了提高联勤指挥的权威性,总后明确由成都军区联指在灾区统一组织协调三军保障需求;为了保障指挥的顺畅运行,总后勤部在下达《指示》的同时,派出力量组成驻成都军区联指协调组,面对面地现场协调指导;为了及时解决重难点问题,总后领导先后7次带工作组赶赴灾区,现场研究解决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官兵生活、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困难。同时,总后组织强大的战略支援,迅速从全军抽调后勤力量338支、2.7万余人,配属成都军区统一调配使用;紧急动用战略储备1万多台套件第二代后勤装备,配发一线救灾部队;分批紧急调拨总价值6.5亿元的各类物资,超常充实成都军区战役储备和一线部队后勤,为抗震救灾奠定了坚实的力量和物质基础。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提供了科学的效益管理

救灾部队行动突然、需求紧迫;地震一线情况复杂,变化多样;14万大军的衣食住行,几十万吨的救灾物资,上百个后勤保障分队的支前行动……后勤保障的任务非常繁重,快捷、高效、持久的保障需求,使能否实施科学的组织指挥,成为对我军后勤保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把后勤管理科学化,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科学高效的管理,对于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队系统运行效率、增强部队战斗力,非常重要,把对后勤保障活动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视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军队后勤不断强化效益管理,树立现代决策理念,掌握和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完善决策机制和秩序。不断适应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快保障标准化,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提高理财管物水平。

在这场部队大机动、大集结、大规模的紧急行动中,科学决策、超前筹划、效益管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救灾初期,廖部长根据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决心意图就敏锐地指出,抗震救灾要统筹“救命救人、卫生防疫、灾后重建三个阶段”,并明确要求,“后勤保障要针对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适时调整保障重心和工作重点,使后勤工作始终前瞻部署、及时展开、有序推进。”

按照这一思路,在救灾部队临危授命、数十万伤员亟待救治、灾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受灾群众生计难保的第一阶段,总后机关首先启动应急保障,组织指导全军后勤围绕救命救人,紧急投送救灾部队、抽组派遣医疗力量,保障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展开救援行动,为救命救人赢得宝贵时间。在面临尸体腐烂,水源污染,次生灾害威胁严重,人员高度疲劳,受基础设施毁坏影响,部队吃饭、饮水、住宿、洗澡等非常困难的第二阶段,加强组织综合保障,突出卫生防疫,增派防疫力量,明确划分责任,实施群防群控,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同时超前筹划各项工作,着眼持续保障,组织应急采购,回补战略储备,加强后勤管理,搞好力量轮换准备。在抗震救灾的第三阶段,军队后勤精心组织持续保障,抽调运输、工程、水电等保障力量,积极参与运送活动板房,抢修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帮助当地培训医疗防疫骨干,留下“不走的”医疗队。为灾区援建8所学校和1所康复中心的决策,提供方案论证。周密组织部队分期分批回撤保障,开行军列167列5452车,保证救灾部队有序回撤、安全归建。

在整个抗震过程中,军队后勤统筹使用各种力量,积极创新保障方法,严格落实后勤管理,对徒步开进、进村入户的救灾分队,组织陆空联合的立体伴随保障,配备便携式给养器材、净水装置、帐篷、发电机组和野战食品等,配属医疗、防疫力量,增强救灾分队自我保障能力,并以空运空投、兵站前出和军工前送等方式,进行物资器材和给养补充,保证2480个进村入户分队供应不间断。在部队集中驻勤和群众生活困难的地区,按军委明确的救灾责任区,组织军地联合的网络定点保障,开设10个野战兵站、192个饮食供应站(点)、43个供水站(点)、15个淋浴站、9个被服洗涤站、4个野战加油站,保障了部队救灾和群众生活必需。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需求,积蓄了雄厚的战备物资

抗震救灾,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救援,同时需要大量的物资援助。所谓的“战争是打后勤”,有一个很重要的含意,就是战争从整体上来讲,拼的是国力,消耗的是物资。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把积极推进保障方式“社会化”,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和依托民用资源与社会资源,不断打破社会与军队之间的分割与封闭,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社会化的保障方式,为我军后勤保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军队后勤在巩固完善生活保障社会化等的同时,努力使通用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后勤装备研制、后勤技术服务、后勤人才培养等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在体制上,不断完善动员机制,形成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动员基础。在物资储备上,高度重视战略性结构,军民兼容的储备体系,依托社会的雄厚资源,努力把军队后勤根植于国家经济和社会,为整个应对战争和非战争保障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抗震救援中,军队大规模、大范围地紧急集结,救援大军快速投送,军队后勤保障工作依托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紧急安排空中运输137架次、铁路输送296列,共输送部队13万人次、物资14.7万吨。安排6.7亿元的帐篷、被装、食品、药品等应急生产,涉及全国近百个厂家和生产企业。协调国有商业银行,为救灾部队开设银行账户121个。协调地方15个军粮供应站、35家副食供应商和103个加油站,为救灾部队实施支援保障。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物资,持续不断地运往灾区,保障了部队和部分灾民的生命必需,也检验了我军积极推进的保障方式社会化的战略性目标。特别是在军队承包的汶、理、茂三县的防疫工作上,按照分工合作、分片包干的原则,统一整合军地防疫力量,落实群防群控措施,坚决打胜卫生防疫的人民战争。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我军后勤保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

科技,是保障力生成的倍增器。这次抗震救灾,党中央作出了“配备必要设备,实施科学救援”的部署,要求:运用科学手段提高救援效率。这是对我军后勤保障手段的一次重大检验。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把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作为“四化”内容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军队后勤不断实施“科技兴后勤”的发展战略,启动后勤科技创新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抓好物资保障、军事医学、野外生存、国防工程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积极推动后勤保障生成模式尽快向依靠科技进步上扭转,后勤骨干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灾区的老百姓说:“军队把打仗的装备都拿出来用了。”地震发生后,灾区的生活、医疗保障设施基本瘫痪,救灾部队主要靠后勤装备实施自我保障,并向受灾群众实施救援。为了保障一线官兵的生活和解决灾区群众的困难,军队后勤“亮出了家底”――动用了除海军专业装备外的第二代后勤装备体制中全部新型装备。野战医疗方舱、炊事车、手术车、净水车、防疫车、淋浴车、洗涤车和帐篷等装备全天候、长时间、高强度使用,为救灾部队和受灾群众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在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部队首次依托最新型的方舱医院实地展开野战医疗,利用手术车、急救车、远程医疗会诊车、防疫车等骨干卫生装备,昼夜救治伤员42万人次,手术1.65万例,消毒环境5.7万平方米。这种新型方舱医院,设置床位200张、手术台4张,不受外部电力、水源条件制约,摩托化开进只需1小时就能展开运行,昼夜可通过伤员400名。利用2万个单兵淋浴器,解决进村入户官兵洗澡难的实际困难;利用炊事挂车、主食加工车、冷藏车等饮食保障装备分别在彭州、什邡、北川等重灾区开设多处饮食供应站,每天供应热食2万多餐次,为灾区部队和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饮食保障。使用净水车、引用水分装挂车、便携式净水装置、整体自装卸净水站等装备在都江堰、映秀、什邡、北川、青川、彭州开设的15个净水站,每天提供饮用水1500吨,能够保障30万人喝上干净水。由群车加油车、整装整卸加油站、六管加油车等装备开设的野战加油站,24小时不间断地为部队和地方救灾车辆实施应急补油,及时保障了救灾用油。被服洗涤车和淋浴车,创造了单装每日洗涤被服超千套、淋浴保障近千人的最高记录。由棉帐篷、便携式电站、挂车电站等野营装备满足了部队官兵和部分灾区群众在恶劣条件下宿营和照明等应急需要。后勤工程分队使用先进机械抢修道路,交通战备部门协调国家调集76座公路钢桥,为打通“灾区生命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汶川抗震,使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在重大的实践检验中得到了新一轮推进。

抗震救灾的实践,使军队后勤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也得到了最深刻的启示,这就是一定要按照胡主席的决策指示,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一是建立高效顺畅的后勤保障体制,是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重要保证;二是发展先进适用的后勤保障装备,是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的可靠依托;三是建立规模适度的物资储备体系,是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的物质基础;四是打造素质过硬的专业保障队伍,是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五是坚持军民兼容的后勤保障模式,是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抗震救灾的实践,成为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新的契机。从抗震救灾的第二、第三阶段起,后勤保障工作就开始注意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加有效地提高保障效率。抗震工作刚一结束,总后机关就针对在抗震救灾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部队的后勤保障预案不够完善,部分后勤装备有装无编、缺少维修人员,便携式生活物资器材不足等问题,立即研究具体对策,着手加大新型后勤装备力量建设、调整完善战备物资储备体系、制定完善后勤中长期改革方案等,进一步提高随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综合保障能力。

抗震救灾的实践,使军队后勤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抗震救灾在指挥体制、后勤装备、专业力量、物资储备、训练演练等方面,对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能力体系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使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与时俱进特征。总后勤部在11月10日举办的全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集训会,通过对抗震救灾等重大保障任务的总结回顾,认真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进一步探索把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能力建设,作为重要的补充和延伸,放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全局中加以科学筹划和实施,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以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部署和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急迫要求的紧密结合、有机统一,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深入创新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