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观者有心

2008-12-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实行“文化低保”好

今年以来,浙江余姚向外来农民工发放“阳光文化共享卡”,向当地低保户发放“阳光文化爱心卡”,让外来农民工、当地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得到“文化低保”待遇,而外来农民工、当地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得到“文化低保”待遇后,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看电影戏曲、免费看

报借书、免费参观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参加文化技能培训等待遇(见11月29日新华网)。如今,随着各地经济的稳步发展,外来农民工、当地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在逐步提高,这是令人欣慰的。但也应该看到,这些困难群众也有文化生活需求。余姚对困难群众实施“文化低保”,满足了困难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他们共享了文化发展成果。希望各地各级政府都能像浙江余姚那样,不但给困难群众提供物质生活方面的“物质低保”,而且也给困难群众提供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化低保”。

浙江湖州孙根荣

八国联军也曾经“火烧圆明园”

11月28日“观者有心”栏目辽宁丹东李祥辉先生《〈台湾1895〉错得太离谱》一文指出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历史剧《台湾1895》中出现的差错。其中说到“‘八国联军事件’发生在1900年,‘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主要参与者不是‘八国联军’而是‘英法联军’”。其实,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发生过两次,八国联军也曾经“火烧圆明园”。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不但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毁于大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1873年(同治十二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一样,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广州番禺何润泉

艺术应该贴近大众

“昨天,朝阳区华严北里8号院2号楼下,一辆写有挑衅口号的面包车惹得市民驻足观看。这辆‘牛车’的车主老孟说,要自办一场草根参加的山寨版春晚,时间与央视春晚同步,通过网络直播。”(11月29日《京华时报》)这些天来,许多媒体都报道了“山寨版春晚”的消息,而且反响热烈,不但得到了“网友们的积极响应”还有“有关人士积极捐款”。我想“山寨版春晚”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是因为它面向生活:一是观众面向普通老百姓,特别是过年不能回家的农民工、大学生朋友们;二是演员也都是来自大众。反观我们现在的文艺晚会,似乎都和豪华演练厅和动辄数十万元的制作密不可分。这样的晚会固然能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震撼,可也渐渐远离了群众。笔者在希望“山寨版春晚”届时能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文艺界能从中总结经验,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河南洛阳王曙光

电视节目也要满足农民的需求

笔者在农村采访时,曾专门做过以“农民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为题的调查,农民最喜欢看的是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方面的新闻、专题片、影视剧和气象预报等节目,而农民反映,当前电视传播农民最需要的信息与农民生计密切相关的内容少、差距大,有的不合农民“胃口”。而且电视又是以传播者对受众的单向传播为主,信息不能及时反馈。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力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为此,建议电视媒介机构重视不同阶层农民的信息需求和偏好,提高电视媒体编采人员的乡村传播素质,重视农村电视节目议程设置,多为农民提供“合口”的精神食粮。如丰富涉及农村、农民、农业方面的新闻、专题片、影视剧等节目内容,增设农民喜爱的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和娱乐节目栏目,并开辟参与性的节目等。

山东阳信赵文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