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广西”铿锵前行

2008-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柳霞 通讯员 于敏 我有话说
“文化广西”建设铿锵前行,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化品牌:《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等舞台艺术精品竞放异彩,勇夺各类大奖;《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创意文化品牌,成为新时期文
化产业的成功范本;“漓江画派”正跨出国门,扬帆远航……

文化,唱响唱美了广西。广西在文化建设上的累累硕果和勃勃生机,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被称之为“广西文化现象”。

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边疆省区,广西何以拥有如此不俗的文化实力,呈现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态势?记者近日走进广西,探寻“广西文化现象”之谜。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出了‘开展文化先进省(区)建设’和建设‘文化广西’的部署,努力促进文化建设与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以上一番话,为“广西文化现象”破题。

对于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而言,如何让文化得到优先发展?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都清醒地意识到,在文化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广种薄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收效不大,必须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集中调动各方力量,为文化队伍建设和精品生产“保驾护航”!

“漓江画派”的成长,集中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培育文化品牌的良苦用心。早在200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就率先提出以“漓江画派”为旗帜,整合广西分散的美术力量,进而把广西美术做成知名艺术品牌。次年6月23日,漓江画派促进会成立,标志着漓江画派诞生。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还把“培育和扶持漓江画派等优秀文化品牌”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写进《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打造“文化精品”的决心,远不止体现在美术方面。

为了培育出叫得响、走得远的舞台艺术精品,自治区专门制定了《广西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方案》,并且每年拨出一定款项,资助重点规划的冲刺项目。

政策上的坚定扶持、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广西戏剧得以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频出精品: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相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善用外脑办大事

人才是兴文之本,也是繁荣文艺之本。作为发展中的民族地区,广西大胆创新,确定了“善用外脑办大事,全国人才为我用”的思路,网罗了一批全国优秀创作人才,组成一流创作班子。

壮家的山歌,瑶乡的水车,京族的渔船,侗寨的竹楼……《八桂大歌》每一个场景和细节都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的心。然而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它的创作过程其实荟萃了一群全国知名的大方之家。而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则吸引了著名导演丁伟的加入。

“为我所用”的做法,在推动精品生产的同时,也加速了本土人才的培养。他们在与顶尖人才的合作中,不断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段,为广西的艺术创作树立了一个个新的标杆。

群众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我也是一名演员啦,这样的日子,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在阳朔县木山村,村民徐全发激动地说。白天,他忙着下地干活,晚上则去参加《印象・刘三姐》的演出。

由张艺谋等一批著名艺术家创作、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让无数中外观众倾倒在原生态的诗情画意中。而最开心的,当数参加演出的600多名当地农民。由于《印象・刘三姐》的出现,漓江边世世代代过着渔耕生活的他们破天荒有了第二职业――演员。

据了解,这些农民演员人均月收入达七八百元,多的则上千元。此外,当地农民还通过参加演出、开办餐饮等,每年直接或间接从《印象・刘三姐》获得收益600多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这台演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让他们更为自信和从容。“我们村过去非常穷,经常有些偷盗、斗殴,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白天干农活,晚上就去演出,生活充实着哪!”徐全发说。

用文化事业把群众组织起来,让他们成为文化发展的参与者,最终也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广西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同样具有如此意义。

靖西县旧州村的绣球制作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村里的“绣球大王”朱祖线在政府帮助下,成立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以“公司+协会+农产”的产业模式做绣球生意。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制作绣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全村年收入达180多万元,户均年收入上万元,靖西绣球也因此形成了年产值达300多万元的文化产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