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株苗改变了一片荒山

2008-1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永学(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岩底村农民) 我有话说

一提“岩底村”这个名字,就会使人想象到这是一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俺这里悬崖峭壁耸立,奇石怪岩遍布。昔日,石缝之间长满了荆棘、酸枣树和茅草,遮住了狭窄田地里长着的谷子、地瓜。有句民谣这样描述:“岩底村,石头窝,庄稼不如茅草多。”俺祖祖辈辈,年复一年地在这里生活,日子过得贫穷而艰辛。

1978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里,山里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慢慢地解决了生活上的温饱。有一次,俺来到山外的市场上,想给孩子买几个鲜桃,可一算计,4斤小麦才能换来1斤桃。桃没买成,心里却萌生出在自家山上栽桃树的想法。没多久,根据报纸上的信息,俺到南京买来了一株名为“雨花露”的桃树苗,栽到了山上。第二年,俺看到桃树苗儿长得旺,适应这里水土,又买来一大批,栽满了3亩荒山。从此,俺不断学习栽培技术,采用新法修剪、配方施肥、麦草覆盖等方法精心侍弄。到了盛果期,亩产超万斤,一亩桃园顶上了6亩粮食的收入。

此时,从广播里、报纸上了解到,社会上不再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俺就大胆放开手脚,又从本村和邻村40多户农民手中转包了80亩土地,扩大了果园规模。为此,俺自费订阅了《中国果树》等12种报刊杂志,从中获取最新科技信息;同时四处“取真经”,主动与中国农科院、北大农林科学院等果树研究机构结上“亲”,当年的“一株苗”已被培育成“大果园”。乡亲们看在眼里,也想走这条路,“科技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觉醒。在政府的支持下,俺适时创办了“果树研究协会”,以果园为科普基地,把引进来的优良品种先在这里嫁接、培植,让乡亲们亲眼看看它们的成长过程,以便掌握栽培技术。不到三年时间,岩底村的果园发展到600多亩,年产鲜桃250万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鲜桃生产基地。

春风送科技进山,岩底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这时,俺又萌发出新的念头:及时将果树科研部门培育的新品种“拿来”,进行繁育推广,我们先后从国内外引进160多个果树新品种,建立示范园。1995年,俺同美籍华人秦汝新联手,创建了“枣庄新世纪优质果品苗木繁育基地”,集科研、引进、试验、繁育、推广于一体,建起苗圃、接穗园、品种试验园、丰产示范园600多亩,并在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建有1.6万亩合作开发基地。

科技融进岩底村人的生活,父老乡亲精神面貌也开始变化。过去只知道出苦力、流汗水,现在人们常把“技能”、“创新”挂在嘴边,重教育、求知识、学科技蔚然成风。近年来,乡亲们纷纷参加“林果发展合作协会”,成长起一批土生土长的技术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改造老劣果园800余亩,构筑起研究、示范、推广、服务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一株苗改变了一片荒山的模样!俺和乡亲们唱的这出戏越来越精彩。俺仔细琢磨,这戏的主角“一株桃苗”是“科技的星火”,在掌握了科技的农民手中可以燎原,而背景则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邢兆远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王永学,现年67岁,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岩底村人,中共党员。从1983年开始进行果树种植和苗木繁育,有关事迹先后有《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40多家报刊作过报道,被枣庄市评为“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大王”、“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为枣庄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山亭区政协常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