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广西奏华章

2008-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撰文 梁汉昌等摄影 我有话说

斑斓壮锦出农家

靖西县农民制作绣球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回望广西壮族自治区走过的五十年,我们看到文化在八桂大地不断发展繁荣的辉煌历程,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文化推动壮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这样说道:“文化不仅唱响、唱美了广西,还提高了广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做出了“开展文化先进省(区)建设”和“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部署。

今天的广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渐入佳境,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全国瞩目的文化品牌:以《八桂大歌》为代表的一批舞台艺术精品、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以“漓江画派”为代表的美术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

广西在文化建设上的累累硕果和勃勃生机,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被称之为“广西文化现象”。

“广西文化现象”的意义在于,它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对于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而言,文化应该优先发展,也可以优先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整合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是可以培育出叫得响、走得远的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的,是可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

实际上,“广西文化现象”的产生也并非一蹴而就。广西的文化建设呈现出今日欣欣向荣的局面,并凸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势头,是党委政府、文化工作者、人民群众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先,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坚定不移地走“文化精品战略”之路。

历届党委、政府都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边疆省区,广西在文化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广种薄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收效不大。只有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集中调动各方力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又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放手让创作者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张扬个性、彰显特色,才能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文化精品生产健康开展。

其次,文化工作者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参与文化精品生产。

文化精品生产离不开顶尖的人才。作为发展中的民族地区,在人才条件和培养基础受限的情况下,广西大胆创新,确定了“善用外脑办大事,全国人才为我用”的思路,网罗全国优秀创作人才,组成一流创作班子。在此过程中,广西本土的文化工作者既不妄自菲薄,又表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他们在与顶尖人才的合作中,不断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段,为广西的艺术创作树立了一个个新的标杆。他们的成长,为广西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再次,广大群众既是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先进文化的受益者。

文化就在群众的生活中。培育和推出文化品牌,离不开群众的力量,而一切文化发展的成果,最终也要惠及广大群众。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广西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具有特殊的意义:用文化把群众组织起来,充分展示先进文化的力量,而这些群众也最终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被誉为“文化产业成功范本”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雇请当地400多位农民作演员,这不仅富了他们的“口袋”,更富了他们的“脑袋”。在演出过程中,除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外,农民们还找到了新的事业目标和人生追求,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和精神境界。

五十载辉煌华章,八桂大地今朝放异彩。文化,唱响唱美了广西;八桂儿女正以昂扬自信的姿态,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漓江渔民收听调频广播节目

《春到漓江》(国画)黄格胜

东南亚风情夜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小学生在头塘文化站阅读图书

大型舞剧《碧海丝路》

欢度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