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性客观看待大学扩招

2008-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

扩招背景:

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仅为4%

回望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大学生,不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家庭是否生活困难,每个人从学费、生活费到杂费全额免费。

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这种规模跟

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扩招前中国18-22岁的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4%,而当时人均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8%。当时人均GDP和中国不相上下的菲律宾,这个数字是20%,人均GDP略高于中国的泰国,这个数字是31%-37%左右。

扩招前中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比是1比7,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是1比3左右。平均每一个老师教授7个学生。而美国比例是1比15,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为1比30-50左右。当时中国大学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中国5%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猛挤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大学扩招,即“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的普遍共识。

1998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他陈述5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

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建议很快被有关部门采纳,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四大目标的高校扩招从此进入正轨,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

200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接受访问时说,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是1999年6月上旬朱?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的,是在1999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朱?基总理宣布的。

相伴而来的阵痛:

可以在协调发展中解决

高校扩招,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但也伴随着阵痛,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弊端。

教育环境、师资问题的矛盾。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增加师资实现同步增长,骤然扩招,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负担过重,影响授课质量。与1998年相比,2005年,湖北省高校在校生增加了4.2倍,而校园建筑面积扩大了3倍,教师只增加了2.1倍,师生比由1:11变成了1:17。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发展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若骤然扩大师资队伍,有可能又会因师资规模增加过快而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下降,同样影响教学质量。

后勤服务的巨大压力。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在扩大招生规模后,生活、学习所必须配套的硬件设施的建设速度和完善程度,未能较快地满足需求和期望。高校生均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扩招后,这一矛盾更为突出,将直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注重质量。2500万人的高校在学人数,23%的毛入学率,规模世界第一,这些数字充分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重点是: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之路,是高校的生命源。

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之后,还需要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比如,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改革:由以课本为中心的科班教育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创业和就业综合能力为主的专业教育转变。加强调查和预测的力度,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设置专业和课程,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育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运作能力融为一炉;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引导教师树立严谨的学风,倡导把研究高深学问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教育方法改革:由课堂单纯讲授式向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与学互动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指导性授知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多提供发表创见和施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尤其应当强调的是,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更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领域及现实生活。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平衡。从国外来看,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并不是传统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批新的学校,美国是社区学院,日本是短期大学,英国是多科技术学院。但是从中国目前进行的大众化进程来看,却选择了和国外完全不同的途径,是通过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学校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北航高教研究所赵婷婷博士认为,这与新生的学校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民办教育一直处在边缘位置,没有获得平等的对待。

赵婷婷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顺应大众化教育的特点,把民间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引进来,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年创造的奇迹:

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至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实际上,到2002年,我国就提前三年完成目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15%,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72508人,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200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招收542.82万人。同1998年相比,200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增加了近三倍,本专科招生增加了五倍多。

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1998年招收大学生108万,其中农村子弟40万,占37%;2005年招收大学生447万,其中农村子弟230万,占5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子弟上大学的绝对数字上升得很快,比例也增加了。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子弟上大学不但绝对数字上升了将近6倍,比例也增加了,第一次超过了城市青年。

大学扩招从5%的毛入学率,一下过了15%,后来又过了20%,现在是23%。我们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才用了五六年时间,西方国家一般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北京录取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上海也是。

扩招三大好处:

打破二元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投资消费

扩招以来,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据统计,仅2005年,从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由2000年的2800多万增加到4500万,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也由4%提高到6%。目前,一年大学毕业生500万,主要在城镇就业,而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是1000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当中,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扩招,对于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每当新年一过,上亿农民工浩浩荡荡开进城市。多年来,这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年复一年进城之后,农民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而农村的学生通过高校扩招,则可以实现根本性改变,彻底融入城市。以湖北省为例, 2006 年高考53 万人报考,农村人口 27万,占51%;2007年50万人报考,农村人口29万,占59%;2008年52万人,农村人口33万,占63%。可以说,大学扩招,大部分是面向农村人口。过去,农村一个家庭有一个大学生就了不起,现在有两个也不稀奇。扩招,是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措施。

高校扩招,促进地(县)级市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高校的新建,使高等学校布局下延,为许多地、县级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1年间,仅教育部备案的地、县级市高校增加160多所,占全国新增高校总数的一半,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人才,推动了科教兴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统计表明,1999年以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规模占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重,大致为1/4左右,而目前已略超过一半。许多高职院校在1999年前只是中专、中技校,自主办学规模大都不到2000人,而现在许多学校发展到8000人甚至1万人以上。这些院校在办学层次向上“跨越”的同时,办学规模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

高校扩招,大幅度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缓解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而且,未来新增的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武汉市一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2002年,他开始管教育,当时是工业调整最痛苦的几年,适逢下岗高峰,再就业摆在优先地位。武汉再就业人员当时有30万。多亏扩招,缓解了就业难。6年时间,武汉市再就业人员就减少到了几万人。

自扩招至2001年起的三年间,累计投入国债资金70多亿元,主要投向高等教育,并拉动各方面的配套投资120多亿元;扩招后新增67所国家批准、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100多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至少拉动200多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另外,据初步统计,三年扩招中仅学生公寓建设一项,就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200多亿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上升势头更加强劲。2007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已达295所,这项数字也是惊人的。

另一方面,扩招也同时带动了教育事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出版印刷等相关教育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新就业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自扩招至2001年,仅高校专任教师就增加了12.46万人,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到72.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6万人。如果以5个学生创造一个就业岗位计算,庞大的扩招数量,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国际经验: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趋势不可阻挡

美国著名学者、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在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大众化―普及”三个发展阶段理论。“第一,英才教育阶段,即高等院校仅能容约15%以内的适龄青年。第二,大众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约15%到50%的适龄青年。第三,普及阶段,即高校能容纳约50%以上的适龄青年”。

这一划分标准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共识,国外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都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实现大众化目标。

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主要通过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来提高大学入学率,使公、私立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并重并处在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位置。新加坡则主要依靠其雄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国家经济、科技实力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东南沿海的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则通过中心城市兴办大学,发展民办高校和社区学院,大学兴办地方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向农村等途径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突出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意义及其社会作用,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理应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被终身教育制度所代替,学习将成为人的一生的重要活动。”

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中指出,“学习是开发人类潜能和财富的关键途径,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一把钥匙。”因此,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学习也已成为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我国著名学者查有梁教授认为,“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习化社会逐步形成,社区逐步成为主要的学习中心,高校扩招是政府政策安排和决策创新的结果,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学院、职业大学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加之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跳跃式发展趋势,逐渐使中国在21世纪呈现出良好的前景。

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势所趋,高校扩招的步伐也不可阻挡,而且只要处理得当,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效益,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教育与经济这对互为作用的因子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也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定要谨慎对待那种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高校扩招引发了“大学生潮”,为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智造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