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州:德育为未成年人成长奠基

2008-1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今年8月,苏州市教育局“把思想品德课上到了国外”,开展“中国新加坡优秀青年学生文化交流活动”。14位苏州同学与新加坡学生“激辩”关于“责任”的论题。苏州学生感悟:“‘交锋’激发了我更深的爱国情愫:高中毕业时,我会思
考如何让自己的前途,逐步与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凭借一系列创新的德育理念,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和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分别于2006年、2008年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成为全国唯一两次获得“创新案例”一等奖的城市。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鲍寅初说:“苏州德育的特色可以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上联为‘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创新’,下联为‘贴近学生实际力求感悟’,横批是‘为学生成长奠基’。”

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告诉记者:“运用苏州千年文化的根基,开拓思维、提升品位,是苏州各校开展德育的一条主要路径。”苏州十中实施“百年老校文化浸润工程”,挖掘校友资源,邀请院士、名人来校送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文化大餐”。苏州市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投资4000万元建造的昆曲演出场所“沁兰厅”,今年为学生公益演出达110场次。“阅读苏州”夏令营,学生们“寻”历史名人足迹、“访”新农村巨变,在亲历中感悟。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人文关怀”在细微处凸显。课桌上鲜花芬芳,黑板上寄语温馨,“2008年高考”苏州市第三中学考点,心理教师为考试紧张以致不停打嗝的学生,精心布置了“一人考场”;全市每个考点都配有一至两名心理健康指导老师。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杰说,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人格心灵的修养。苏州已建立起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等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培训的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达900多名,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心理咨询室创建率达90%。

做孩子们生活中的“及时雨”,“阳光行动”正面激励每位学子走好脚下路。2008年9月,苏州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投入百万元资金实施“光彩行动计划”。分别在苏州市十二中和二十中举办了“光彩班”,招收来自贫困家庭的外来民工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同时以评优助学的方式奖励了100多名从事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的优秀教师和1200多名品学优良的外来民工子女。在苏州,“阳光行动”已成为“名牌”,近两年来向社会筹款500多万元。

德育工作的“创新灵感”,来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把握。鲍寅初认为,没有歌声和笑声的校园是不健康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童年也是不幸福的。一年前,苏州市教育局出台“小学下午三点二十、中学下午四点后严禁上课”的“铁规”,要求“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从事兴趣活动,开展德育建设,使他们在‘玩’中得到全面发展。”然而,面对升学压力,如何在“看得见的考试分数”和“看不见的思想品德”之间平衡?鲍寅初认为:“教育要遵循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力求花少的时间获取好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科要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并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德育工作的实效,得益于持之以恒地推进实事工程。自2005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制定颁发了关于落实50项实事的《苏州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四年来,项目件件有落实。投资70万元启动的“苏州市未成年人流动图书大篷车”服务项目、投资100多万建成的星光自护学校现代化青少年教育情景体验基地等,让孩子们“一见倾心”。支持少儿文艺精品创作,全市形成了以儿童滑稽戏、儿童文学为代表的少儿文艺精品高地。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均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曾豪、王一梅创作的《狼的故事》、《书本里的蚂蚁》等,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