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工业基地培育信息化新蕾

2008-1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主持人 杨谷 我有话说

●信息化可大大延长矿山开采寿命

●七成生产成本握在一线工人手中

●我国矿石开采利用率还不到一半

●过去在井下找个人需要一两小时

辽宁省辽阳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信息化的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一系列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在这里开花结果,辐射全国,帮助其他的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科学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日前本刊邀请了参加辽阳信息化论坛的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江亲瑜、辽阳聚进科技公司总经理李世明、辽阳运和软件公司总经理任跃新,就老工业基地如何通过信息化实现科学发展、产业升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江亲瑜

 

李世明

 

任跃新

大连软件异军突起的秘诀

主持人:大连和辽阳一样,都是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大连以软件业为基础,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辽阳信息产业也跃居全省第三位。大连软件业为什么能够发展起来?

江亲瑜:软件的核心是人,大连是一座环境好、气候好、文化生活丰富的大城市,适于软件人才定居。软件业有很强的集聚效应。10年前,大连市确定了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战略,为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设施良好的园区和充沛的人才储备。原先,大连的牛家村是一个各方面都很落后的郊区,我们将第一个软件园区建在这里后,从此打开了大连软件业蓬勃发展的局面。今年大连软件业产值预计能够达到300亿元。

主持人:在即将展开的4万亿元投资中,IT业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看待我国软件业与其他国家的差别?

江亲瑜:当外部经济环境变差的时候,中国可以通过拉动内需,从而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这是爱尔兰、印度等国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大连的一些软件企业已经与铁路、电力等行业合作,参加到这一轮拉动内需的基础建设工程中。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于印度等国的软件外包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原先我们估计,中国在软件外包业务上追上世界第一需要10年,现在看来可能五六年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主持人:大连软件业今后将如何发展?

江亲瑜:欢迎辽宁、东北、全国的软件人才到大连创业。大连不但要争取中国第一,还要进一步争取世界第一。

找人不再难安全有保障

主持人:在这次辽阳信息化论坛上,我听了中国移动辽阳分公司与聚进科技公司合作为弓长岭矿业公司开发的井下通信系统,感觉耳目一新。

李世明:弓长岭铁矿是鞍钢集团的主要矿区,长期有1800多人在井下作业,有12个工作面,有的工作面深达地下340米,未来可能达到地下700多米。过去每个水平面只有一部固定电话,为解决安全隐患上了一套新的信息系统,井下找人是这套系统的功能之一。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不论是铁矿、煤矿,还是其他类型的矿山,一旦到了井下,通讯就是个大问题。在井下无法应用正常的通信装置,要找到一个人通常需要一两个小时,要确切地了解井下人员的情况也很难。现在应用了你们这套系统后,有什么变化?

李世明:现在,有多少工人在井下?他们的位置在哪里?都可以在控制室里看得一清二楚。如果发生险情,这套系统对于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国移动在地下安装了19套直放站和300多面天线。通过一键通业务,实现了矿上与各层井下办公室、矿工之间一对多的通话、调度联系。通过“集团E网”,实现了对井下积水、各处电表的远程抄表、实时跟踪。

主持人:我感觉这套系统在全国的矿山都很有推广的意义。科学发展,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千方百计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李世明:除了井下通话之外,我们开发的数字矿山系统还有很强的功能。随着资源开发的深入,矿产的开采会越来越难,开采成本会越来越高,矿产资源正在从矿“山”变成矿“坑”,往往需要深入地下几百米才能挖到矿石。通过矿山仿真生产管理系统的三维仿真效果,从任意一个地方剖开,都可以得出这个地块的基本情况,自动给出开采计划。这不但是国内首创,而且领先国际同类软件5到1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这套系统可以帮助矿山建立地质模型,优化爆破。我国有两万多座矿山,推广潜力很大。

图为弓长岭铁矿工人在与地上的监控平台通话。工人们不仅可以与地面随时通话,他们的身上还携带有指示位置的信息采集终端。

主持人: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有何社会意义?

李世明:我国矿石利用率只有30%-50%,发达国家一般能达到50%-70%,如果用上我们的这套系统,可以更好地利用矿山资源、延长矿山寿命,其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都是巨大的。

信息化让工人自觉节能减排

主持人:在辽阳,运和软件公司的任跃新是一位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他在石化企业工作多年后,自己出来创业,将减少跑冒滴漏、提高班组效率的设想凝聚成一套“班组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全国石化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在辽阳石化公司考察时,我从尼龙厂一车间工人李秀杰口中,感受到了班组成本核算系统的应用对现代石化工人主人翁意识的塑造作用。

任跃新:在石化行业,70%的生产成本掌握在一线工人手里。多用一点料,或是少用一点料,都取决于一线工人的操作。石化行业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流程型行业,如果每个工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减少跑冒滴漏,加在一起节省的成本就不得了。

主持人:既然班组成本控制这么重要,以前为什么不重视呢?

任跃新:以前并不是不重视班组成本控制,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以烯烃生产为例,一个工人的成本指标有10来项,却缺乏精确的计量和监控,结果造成工人在交接班时的液位上斤斤计较,却不一定能够降低整体成本。在辽阳石化,一次有位工人片面追求降低自己的成本,私自打开了“RW水”的旁通阀,差点酿成大事故。只有在信息化系统建立之后,能够对构成成本的要素进行精确的计量和监控,分清工人之间的责任,减少成本考核指标,班组成本控制才是可行的。

主持人:为什么开发这样的班组成本管理系统的是运和公司,而不是IT业的国际巨头呢?

任跃新:这与我曾经在石化企业工作多年有关。班组成本核算系统不是通用型软件,而是应用型软件,它能不能成功,要让广大用户来判断。如果一线工人操作起来很麻烦,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再先进的系统也没有用武之地。我们的优势就在于熟悉石化这个行业,熟悉中国石化企业的现状和需求。

主持人:现在软件应用状况如何?

任跃新:辽阳石化公司是我们的一个典型用户,这是一家建国初期就成立的大型炼油厂。辽阳石化在石化行业率先推行班组成本核算制度,工人们已不满足“八小时平稳运行”,水用多了、汽用冒了、料用高了,当班员工会立即查找原因,并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现在,辽阳石化的班组成本核算经验已在全国石化行业广泛推广,我们的管理软件已在兰州石化、独山子石化、扬子石化等企业投入应用。

(摄影:杨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