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篇

2008-12-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大事记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迎

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8年,一支30余人的小组被派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慕尼黑西门子公司总部学习计算机先进技术,这群人后来被认为开创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通道。1985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合作建设互联网,1987年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20余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并拥有世界第一的网民数量。

上世纪80年代,国内以五笔输入法的王永民、激光照排的王选等科技人才为代表,以四通、浪潮、联想为领头羊的科技公司推动了中国计算机技术与市场的发展,“中关村”引领了众多青年才俊的创新、创业梦想。

1982年,由于领导的两系法杂交水稻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袁隆平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对南极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中国第一支南极洲考察队乘坐自己制造的远洋科考船“向阳红10号”前往南极,并建立了长城站。到2008年4月,我国已完成了24次南极科学考察并系统地开展了地球物理、冰川、地质、气象等多学科考察,在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

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也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开始,我国已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进行了69次发射,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1985年1月18日,我国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合营建设。6年以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2006年12月25日,中国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反应堆可满足第四代核技术水平。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的信,建议中国应在世界高科技前沿的某些领域力争有所突破。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此举使中国的科学基金工作突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经费依靠行政拨款的传统管理模式,全面引入和实施了先进的科研经费资助模式和管理理念。

1988年8月,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实施了“火炬计划”,旨在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实践证明,火炬计划的实施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2年9月,中央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的神舟一号飞船腾空而起,奔向太空。事实证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和成功返回,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团结了海内外中华儿女;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绕月,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

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

2003年6月,我国启动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来自科技界、产业界等方面的2000多位专家参与了该项工作。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一次规划,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站在新世纪的战略高度,勾勒出今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那就是: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轨迹――从跟踪到跨越

本报记者齐芳

透过三十年的历史帷幕,回看:改变,仿佛就发生在一夕之间。

曾经,是铅与火的时代,我们习惯了散发着油墨味的书香,看惯了被铅字染黑的手指;今天,我们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习惯坐在电脑前不断刷新网页,和世界同步汲取知识的养分――信息技术的跨越,让我们迈过看似难以逾越的“信息鸿沟”,缩短了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曾经,我们说“人过七十古来稀”,60多岁的爷爷奶奶只能坐在门前的摇椅上,闭着眼睛安享午后的阳光;今天,“古稀之年”或许该有新的定义,爷爷奶奶们身体康健、充满活力,唱歌、跳舞、旅游……他们的生活同样丰富多彩――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延展了人们的生命轨迹,保障了人们的生存质量。

曾经,青藏高原是那样难以企及,西行的艰难和高昂的费用让我们只能遥念世界屋脊;现在,青藏铁路带着我们的脚步,踏入高原苍凉雄浑的腹地――工程技术的革新,让天堑变通途,让高峡出平湖。

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重塑着我们的生活形态,让生命的画卷更加绚烂!

这改变的背后,是一条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交流的轨迹,中国科学家在世界舞台上展示风采。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回忆说,改革开放以后,国际学术交流才逐渐恢复。如今,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瓜堆计划、承办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我国已同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这改变的背后,是一条从亦步亦趋到引领超越的轨迹,中国科学家越来越自信,他们的声音更加洪亮。曾几何时,中国科学家只能是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听众;今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成为国际学界的风云人物。

这改变的背后,是一条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轨迹,中国科学家们站到了世界的前沿。在新超导体的研究中,《科学》杂志评价说:“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我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成果,被《自然・物理》评价为“最先进的实验工作”。

有人总结说,中国科技事业有两个驱动力: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要求科学技术提供全面保障。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去除思想桎梏的科技工作者,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情,引领着科学技术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讲话,奠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在科技界引入了竞争机制。

1986 年3 月,863 计划正式出台。这项战略部署,不仅保障了基础科学的良性发展,也打破了部门间、学科间、不同研究机构间森严的壁垒。

上世纪90年代,SCI被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其时,这样的评价标准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中国科技界把目光投向世界。

进入新世纪,科技体制、机制也在与时俱进地调整。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经费资助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科研评价体系日趋完善……沿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科技体制越来越顺畅。

恒河沙数的成绩,填满了三十年的回忆,也让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忽然想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后,在航天城采访时偶遇的一位老人。那里的庆祝活动是一种平静的快乐,不复东方红一号或原子弹、氢弹爆炸时的群情激昂。这位老科学家说:“这样的成就已不能让人们疯狂,因为我们知道,明天,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新华社发

1987年9月14日,中德两国学者在北京联手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并于当月20日成功发送到德国。这封电子邮件成为中国走向互联网时代第一步的标志。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接生手术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进行。图为使婴儿母亲成功受孕的张丽珠教授(中)怀抱婴儿。新华社发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长征系列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新华社发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在本届奥运会上,科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图为科技含量让世人为之惊叹的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把科技努力融入到奥运会中――这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航天员出征仪式于17时30分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新华社发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寄语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活动日趋全球化,正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领我国科技工作全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传统的民族,曾经创造了的灿烂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中国应该在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我们要树立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凝聚全国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和对世界科技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负起的历史责任。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长,我对中国工程科技领域这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工程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最直接的重大影响,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工程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三十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我国从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逐步走向自主创新,使工程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推动产业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些领域中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