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苦瘠甲天下”到致富奔小康

2008-1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燕胜三(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县委书记) 我有话说
我1961年出生在定西市安定区(原定西县)鲁家沟一个偏僻的农村,家境清贫。定西因为干旱缺水,特别贫困,在清代曾被称为“苦瘠甲天下”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记忆中,母亲经常早晨为我烧一碗苞谷面糊糊汤,吃完后,我背着书包,走十里山路去上学,一直熬到放学,中午没吃的,傍晚往回走时,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走不动。

当时定西农村最大的困难是没水吃。我家里只有一口水窖,能装50方水,够吃两个月,整个冬季只能到远处大河里拉冰,夏天也得拉水。家里养了猪,很费水,年仅15岁的我光着脚,一个人拉着架子车,装一个大铁桶,到十里外的祖厉河去拉水,一趟要4个小时,回家时已是满天星星。这段艰苦岁月让我深知当地百姓的生活之苦,后来我在安定区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把“121雨水集流”工程搞好。

1977年高中毕业,我很幸运地成为社聘民办教师。那一年土地开始分组,粮食大丰收,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吃不上饭的问题有所解决。1979年土地承包到户,我既种地,又当民办教师,全家共种了40亩地。每天早上5点起来,抬好水,到地里撒粪,然后到学校教书,晚上回家又干农活到半夜。

1982年8月,我考上了靖远师专。两年后毕业被分派到定西县?口乡政府工作。当时正值定西大搞小流域综合治理,我主要负责组织群众挖荒山,种柠条,当时一个月领40多元的工资,干劲非常大。

后来,我到定西团县委上班,我的联系乡在宁远和陈沟,那时当地老百姓刚刚吃饱肚子,生活还很困难。1989年,我到定西农委搞扶贫工作,农村人均纯收入仅有200元左右。

1995年我担任定西县委副书记,主管梯田化、“121雨水集流”工程。我记得当时甘肃省政府发动全省省直机关干部为定西修水窖捐钱。所谓“121雨水集流”工程,就是每一户农家建“一处集流场,两眼水窖,一处庭院经济”,把雨季的雨水集中起来使用。当时干部亲自挖水窖,全县掀起了修水窖的高潮,全县户均3眼水窖,有的最多家里建了8口水窖,正常年景可以吃两年,吃水问题基本解决了。

1999年,我们定西争取到了亿元国家扶贫基础工程试验项目,专门用来修梯田。用两年时间,定西县实现了梯田化,42万人,人均梯田面积3.5亩。

1998年定西开始搞“洋芋(马铃薯)工程”。如今,定西已成为“中国薯都”,马铃薯实现了产业化,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加600元。

后来我到漳县任县长、县委书记,该县变化也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由几百元达到2000元,家家修了砖瓦房,买了三轮车、摩托车,几乎户户有存款、有余粮。

两年前,我到通渭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大家修梯田,第一年3.8万亩,第二年5万亩,今年6万亩,已经完成计划的80%。为顺应天时,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发展,现在又在全县普及推广“全膜双垅沟”玉米种植,这是一项旱作农业改革,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前几天我们还奖励种粮大户,给他们披红戴花,奖励农用拖拉机。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我们决心将通渭建成粮食大县。

一路走来,从“苦瘠甲天下”,到致富奔小康,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加大了农村改革力度,农民更有奔头了!现在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组织了业余文化剧团,扭秧歌,唱大戏;到“农家书屋”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实现了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通。看到这些变化,我心里美滋滋的。

(本报记者陈宗立、通讯员李开南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燕胜三,男,1961年出生于甘肃定西,现任定西市通渭县县委书记。高中毕业后当上社聘民办教师。师专毕业后,分配至乡政府工作,后又到县团委等部门工作,直至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