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光影呈现春天景象 银幕聚焦时代变迁

2008-12-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国产新片激情颂扬改革开放

春蕾

1978年至2008年,30年沧海桑田,作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宣传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电影人用激情浇铸了一批优秀电影新作,集中展现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生活和

思想的巨变。这些影片题材、风格、类型虽丰富多彩,但都带着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照和对新时代的无限热爱。

真情故事源自生活

《中国1978》、《超强台风》、《愚公移山》、《永远是春天》、《农民工》、《腊月雪》……这些优秀新片从不同角度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展现了30年来中国取得的光辉成就,塑造了一批新时期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激情颂扬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精神。

取材于当下的真实事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是这些影片共同的特点。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1978》运用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来讲述改革元年的真实故事;《超强台风》以超级台风“桑美”在浙江温州登陆的真实事件为素材,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向上的勇气;《愚公移山》选取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双良治理太钢矿渣污染的事迹,让人们感受到了当代愚公的人格魅力;《永远是春天》则根据模范共产党员王乐义的事迹改编,讲述三元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成功种植“冬暖式大棚蔬菜”,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农民工》的导演为了反映农民工真实的生活状态,五次下江南,与农民工们吃住在一起,采集录音资料600多小时,集结成文字材料20多万字。总结这批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主创人员以真实的人物和事迹作为蓝本,通过艺术的加工,将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化,把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放大开来,将要传达的理念“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至影片的肌理之中。

宣传发行各显神通

即使再优秀的电影,也必须通过放映,让观众看到才算真正实现价值。为了让这批优秀影片发挥影响力,政府在发行推介方面下了大功夫,不仅将这些重点影片列入年度考核推荐影片片目,还在档期安排、宣传资金、组织发行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

影片发行商们也看到了这些影片的潜力,各大院线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将拿出最好的时段,安排最好的场次,积极展开各种主题活动,以优惠票价吸引观众。

10月24日至11月15日,全国城市主流电影院线公司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活动。参展影片以《超强台风》等5部献礼影片为重点,《我坚强的小船》、《新生万喜》、《民警王法金》等优秀现实题材推荐影片也陆续登场,猛烈的营销攻势在城市主流电影市场掀起一股观影热潮。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电影进社区”活动也在全国二级电影市场开展得如火如荼。从11月10日至年底,活动通过九州同映电影院线公司等流动数字院线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有影响的电影力作带到社区、学校、厂矿,进行大范围的公益放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电影频道也行动起来,除在黄金时间开辟优秀影片展播专栏外,还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加大重点影片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各项展映活动情况。

市场潜力充满期待

电影好不好看,观众最有发言权。目前,这批献礼改革开放的优秀影片陆续与观众见面了。没有大明星助阵的《超强台风》10月底全国公映,在《007:大破量子危机》、《画皮》等商业大片的夹击中,票房一路飘红,上映几天就突破两千万元大关,各地院线纷纷要求增加拷贝。

《农民工》、《永远是春天》、《中国1978》等影片也举行了不同形式的放映活动,每放映一场,都会引起一阵轰动。《农民工》首映时,出现了千余名农民工动容落泪的壮观景象。农民工们都说:“电影太真实了,就是在演我们自己!”

看过《中国1978》的观众喜欢把它比喻成一本历史书,“既有翔实的数字,也有细节刻画,让我们真实了解了改革元年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的。”

《永远是春天》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更赢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专家们认为,《永远是春天》处处用心,既给人精神的鼓舞,又能给人美的享受。

尚未公映的《腊月雪》在送审时也得到了评审的高度评价。“我对这部小成本影片如此喜欢,就是因为它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用唯美的电影语言自始至终传达着一种温情,这份感动淡淡甜甜,却感人至深。”一位参加评审的专家说。

用心灵回望历史

――电影《中国1978》创作随想

朱勤效

1978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首“1978”给中国带来的改变,沿着1978的足迹探寻历史、现代和未来,文献纪录影片《中国1978》应运而生。该片承担着宏大的叙事主题和强烈的社会责任,而如何将这种政治使命与艺术表达更好地结合起来,就成了创作人员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在主题歌的歌词内容上选择了一首歌唱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歌曲《我生在1978》。这首歌的歌词分四段分别讲述了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即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四个特殊年代的故事。表面看起来歌词内容好像已经脱离了“1978年的中国”这个主题范围,但因为1978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端,它与后三十年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主题歌《我生在1978》从另外一个方面为影片的主题加入了现代视角,使影片看起来并不是仅仅为了1978年而创作,它强化了1978年对于今天的意义。我们根据歌词内容的风格明确了采取RAP说唱的形式,这种现代风格的音乐做主题歌也恰好能为这一历史题材影片融入现代因素。

通过今天的视角来回看当年的故事,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为此我们选用了主题歌的第四段作为全片的开始。这一段RAP的说唱内容是:“我生在一九七八,现如今也到了而立年华,冰冻雪灾地震咱都经历过,有国家有大家咱啥也不怕,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咱中国人又在太空漫步了。”这一段对2008年的中国所发生的大事的表述,很自然地拉近了今天的观众与影片的距离。

在影片其他段落,每讲述一段1978年的故事,我们也都尽可能以今天的角度来切入主题。例如,在叙述1978年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时,我们是从今天的年轻人切入的。我们用了一组现代青年人的快速切换画面配以流行快节奏的音乐来表现今天年轻人所追求的时尚,紧接着声音和画面一转,解说告诉观众:与现在的年轻人不同,三十年前人们的偶像是一个衣着简朴,永远戴着

一副塑胶框眼镜的中年人――陈景润。这一声音和画面的转换既可以调动年轻观众对影片的兴趣,也可以引出年龄大些的观众对自己当年心中偶像的怀念。

1978年的中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令人怀念的。单从这一年所发生的大事来看就有全面恢复高考、全国科学大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安徽小岗村的分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我们除了选择一些大的政治生活的事件和影像外,还尽可能地挖掘了一些以前不为人知,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或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人物和事件来丰富影片的内容。

此外,无论影片中关于《爱情的位置》讨论的描写,还是对话剧《于无声处》的介绍;无论是指挥家小泽征尔来华演出,还是爱美女性对电烫发型的追求;无论是少年大学生谢彦波、宁铂,还是顺德小饭馆的“革命好后勤”;这一切都是中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而恰恰是在这些集体记忆中蕴含的每个不同个体的情感,构成了我们所有观众对1978年那个特定年代的怀恋之情。

我们在电影《中国1978》的创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在其中能够找到属于1978年那个时代的许多名人: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科学家童第周、茅以升、韦钰;画家吴作人、李可染;表演艺术家李默然、杨丽坤、刘琼;歌唱家才旦卓玛;相声艺术家侯宝林;戏曲艺术家常香玉、袁雪芬;体育界的袁伟民、李宁;少年大学生谢彦波、宁铂、姜丰;文学家郭沫若、刘心武……这一切共同构成了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的人物谱,也成了我们对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感记忆。

冯小宁:让中国电影走向高科技

李春利

《超强台风》上映档期内一直排在国产电影票房的首位。看这部电影,人们被电脑特技营造出的真实氛围完全震撼了。电影表现了台风来临时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飓风将车辆吹翻贴在墙面上,轮船在岸上穿透墙壁,鲨鱼随巨浪扑向人群……当银幕上的惊涛骇浪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时,观众情不自禁地向后躲闪,当超强台风疯狂地席卷房屋、汽车、人流时,观众席中惊叫声不断。

发行商们在宣传《超强台风》的时候,为了“超强关注”,打出了和美国灾难大片《后天》叫板的口号。这样的炒作,效果有了,可是却让导演冯小宁叫苦不迭。《超强台风》只有《后天》制作成本的八百分之一,《超强台风》是中国电影进入高科技初期探索性的作品,而《后天》是好莱坞几十年经验积累的电脑奇观。尽管如此,冯小宁还是骄傲地说,《超强台风》的高科技含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在国际市场上丝毫不会让人笑话。

《超强台风》的故事取材于2006年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后造成的自然灾害和人们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在国内电影高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形下,冯小宁竭尽自己几十年摄影、美工、导演于一身的经验,有不少镜头用了几近原始的方式拍摄而成,因为资金的限制,高科技毕竟要用在刀刃上。冯小宁感叹说,仔细研究国外大片,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走不出固有的模式,而他们占领市场份额主要就是靠高科技手段,让人叹为观止的具有视听冲击力的画面。看高科技含量高的影片必须走进电影院。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一定要拿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也是自主创新的一部分。《超强台风》迈出了一大步,还等待后来者继续探索,总会有一天,我们能够比拼国外大片,甚至超过他们。

专家们评价说,影片洋溢着悲壮的气势,其中的英雄主义情怀让人荡气回肠,是近年来值得推介的主旋律影片。冯小宁则把自己的电影定位为主流商业大片。在冯小宁看来,必须先有商业价值,才谈得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没有人看,编导们煞费苦心传达的精神、理念都是枉然。冯小宁解释说,自己从来不把电影主动贴上“主旋律”标签,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所有体现“忠义孝”、“真善美”的影片都是主旋律,这个概念太宽泛了。他解释说,千万不能把主旋律作为一个片种,片面认为表现好人好事的影片才叫主旋律,事实上,所有影片都应该自觉地追求艺术浪漫和自觉地体现核心价值观,而做到了这两点就都是主旋律了。

影片《超强台风》剧照

《愚公移山》精神的震撼

苏小卫

我是因为要写《愚公移山》这个剧本才开始了解李双良的事迹的:一个60岁的老工人、老劳模,1983年退休之后和厂里签下一纸承包合同,不要国家一分钱,自己找人找地方,用卖废钢铁的钱支付运输费用,用了7年时间,硬是把困扰太钢多年的废钢渣山搬走了,又用搬渣山赚的钱建了废渣处理厂、水泥厂、砖厂,变废为宝,挣了大钱。10年之后,厂里和他兑现承包合同,渣场资产评估了两亿元,他应拿10%,就是2000万元,李双良说我当初就是替厂子着急,才下决心干的,这两千万我不能要。他的想法得到了孩子们的理解,他放弃了这份属于他的财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联合国为他颁发了世界保护环境500强的金质奖章,1990、91、92年连续三年到北京开全国劳动模范颁奖会,照相时他都坐在第一排正中间,挨着总书记。

我见到的李双良已经84岁了,儿孙满堂,荣誉满墙,偶尔坐着太钢老总专门为他配的新款奥迪出来开开会。老人身材高大,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腿脚已经不太利落,为不打扰摄像机工作,上厕所时在会场绕了一个大圈;儿子发言他嫌长了,做手势儿子

又不看他,他就吹口哨。我发现在场所有的人对他都怀有一种敬重和喜欢交织的情感。我很难准确描述自己对他的那种很强烈又很细微的感受,这时有人告诉我,他现在脑子有一点糊涂了,我一下就想到了“幸福”这个词。

我就把它作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李双良的幸福观里包含着感恩、荣誉、善良和宽容。没解放他就在太钢打工,他说干一天活饭都吃不饱,连孩子都不敢生。解放了,工人成了太钢的主人,他5个孩子都在太钢上班,他说他永远感谢共产党让穷人过上了好日子;李双良年轻时就聪明能干,他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工作上,他做出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很多赞誉,这也是他一生的骄傲,他认为荣誉比财富要重要得多;李双良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理解非议,包容嫉妒,宽待错误,原谅伤害,用一种非常平静的态度克服他遇到的困难,但又锲而不舍,无坚不摧。我不需要对这个人物做任何拔高,他的一生就是这么高尚而完美。

以英模为题材的电影总会遇到模范事迹、真人真事和电影表达、艺术呈现之间的矛盾。我必须在这90分钟里把关于李双良的真实故事告诉观众,使更多像我一样此前不知道李双良的人了解这个人和他创造的奇迹,同时我还想把我对这个人的感受和想象以故事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喜欢和接受这个人物,包括这部电影。但是想在一部电影中完成这两个任务确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如果用太多的篇幅讲述搬渣山的缘起和曲折过程,这部电影就不好看了;如果过度热心于虚构,也会干扰和削弱主事件的重要性和力量。还有一点,每当我们讲述一个奇迹,歌颂一个英雄的时候,观众最想知道的是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这是英模题材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也需要寻找一个观众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受了央视的《面对面》节目启发,我采取了让李双良和采访者“面对面”,同时也是和观众“面对面”的方式讲述他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而余下的篇幅,则用来刻画人物,通过日常的言行写出一个好工人、好丈夫、好父亲。或许这是一种取巧的尝试,但我在创作中确实享受到一种比较充分的自由和满足。它的优劣得失还要期待观众的指正。写完这个剧本,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精彩来自生活

曾剑锋

自从决定创作《永远是春天》这部电影,我就一猛子扎进了王乐义平凡、琐碎的生活素材中去了。我居然在这些没有加工过的素材中体验到了听他事迹报告时都不曾有的感触。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生活中的凡人比报告中的英雄更精彩。

面对一堆素材,几易其稿,我渐渐认识到,王乐义绝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英雄个人,从他的身上能折射出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极力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那些生活在基层,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始终壮志未改的共产党员形象总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偶像。王乐义就是他们中典型的代表,他不仅让北方农村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块块小的春色,更让人感觉到:共产党由于有这样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干部做支撑,才使社会主义江山绵延千秋万代,成为永远不变的大春天。这个主题、立意直撞进我的心怀,也成为了今天我们影片的片名:《永远是春天》。

有了这样的升华,我们的立意就很自然地顺着这样的思路朝前行了。影片中王乐义的原型、主人公“永乐”这个人物的处理,我们是有设计的。他是一个农民,但又具有精英人物的品质。他厚道谦和,从一个癌症病人到一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他立足现实但又高瞻远瞩。他的成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而不是偶然性。为此,在永乐性格变化上我们分了三个层次:最初只是聪明,乐观,积极对待生命;第二阶段,女儿去世的刺激让他把带领大家致富的任务当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种大棚要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需要面对的各种复杂关系,让他的性格变得坚韧起来,这个时期的他,有些霸气,有些固执;第三阶段是他成功之后,面对荣誉,面对乡亲们的感恩,他变得从容而谦和,逐渐走向成熟。

影片中,我以“永乐”这个人物作为载体,力图通过他的成长历程,探寻他性格的演变,他走过的心路历程,引发观众对生命价值更深一层的思考。永乐虽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党支书,却心系党的伟业,心中装着天下农民,他的精神世界因为帮助他人而日益丰富起来。

主旋律影片就忌“假、大、空”式地喊口号,为此,我要求演员的表演要更生活化、更细腻、没有表演痕迹,要近似于生活中原生态的表露,绝不能使劲地去“演”,最好是演员与群众摆在一起时不会被发觉。我还要求演员们在台词上可有些许的山东地方

的尾音,比如用词上可根据当地习惯的用语,更改剧本中还带有文学性的人物语言。

影片也吸取了艺术片与娱乐片的长处,制作更加艺术化、表现更加生动化、节奏更加明快化,力争把影片拍得真实、生动、流畅、好看。正如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所说,“通过这样一种有征服力的、有感染力的艺术元素和电影语言,得以让我们要表达的概念深入到人心,这是我们主流影片在当前创作当中应该共同遵循的一个规律。”

影片《永远是春天》 

梁晓声:有一种感动叫温暖

李春利

在推介活动上只看到电影《腊月雪》的几个片断就感觉到了编导们极力要传达出的那份温情,唯美的画面、渗透在一种雄浑里的浪漫让人想起前苏联电影带给我们的特别的感动。北大荒白雪覆盖下的纯净、富有年代感的涌动的激情、温暖氛围中的人物关系让我准确地猜测出了这部电影编剧的名字――梁晓声。

梁晓声讲起这个电影的时候,特别向我说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知青在插队的地方遇到了自己的“小芳”,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小芳”被迫嫁给了别人,精神失常被遗弃,知青毅然回乡迎娶了患病的“小芳”……起初的投资方一定要梁晓声写一个苦情故事,表现一个知青带着精神病妻子回城创业的艰辛生活,他们要极力塑造一个道德完美的好男人形象。为此,梁晓声和投资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梁晓声的眼里,这个知青和他的“小芳”之间一定有爱维系,而不仅仅靠道德标准的约束。和自己心爱的人生活,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因为那份刻骨铭心的爱不会随着时光老去,反而,那种只有他们在一起才能碰撞出的感情会像年代久远的美酒一样醇厚。在这个前提下,梁晓声坚决不同意把“小芳”描写成满街跑的“疯女人”,也绝不让她披头散发,又臭又脏,她在爱人面前是美丽的,她的精神世界已经被爱完全占据了。这个“疯女人”甚至在某种时候比正常人还正常。为此,梁晓声编写了这样的细节:一大群人围观一个即将跳楼自杀的人,当不时有看热闹的人大叫“你跳呀”的时候,是“疯女人”用她特有的方式把企图自杀的人搀扶下来,她的语言也非常简单,她用最直接的方式思维,然后对幸灾乐祸的人发问:“你们都有病吗?”这份真纯、率直是“小芳”与生俱来的,和她的美丽同在。所以,梁晓声尽力渲染的是“爱”,爱久了升华成为了一种温情,默默无声的承担。

《腊月雪》差点就夭折,因为梁晓声坚持自己的方向,坚持从人的逻辑进行思考,他说,如果你一定要刻意去塑造一个道德层面的好男人,那么反之,社会对这个男人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如果他和妻子没有爱只有道德意义上的付出,那么这个男人的生活将没有希望。梁晓声是幸运的,他给广电总局的领导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最终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扶持。

梁晓声说,没有一种艺术能够像电影那样构建出一个磁场,把大家吸附在一起,用它注入的温暖制造出场效应。没有温暖,世界就会变冷,而一个民族的温暖度决定了当代大众心理的明暗度。

 

影片《腊月雪》 

农民工看《农民工》

李蕾

“前面的兄弟头稍微低一点,看不见啦!”电影院就像过年时民工返乡的车厢,不但座无虚席,还有二三百人只能站着。站着的观众也各有高招:后面的人踮着脚直着脖子,前面的人哈着腰曲着腿,过道里的观众累就坐在地上。影片放映过程中,数百名农民完全融入到影片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经历和真实深刻的情感之中,不能自拔。他们时而屏息凝神,鸦雀无声,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又掌声四起,叫好声不断,在感人处,甚至出现了集体动容落泪的情景。这就是北京农民工观看电影《农民工》时的情景。

作为我国首部以农民工为题材的电影,《农民工》的放映受到了农民工的热烈欢迎。“电影《农民工》真是演到了我们2.3亿农民工的心坎儿上了!在我们眼里,这些演员不是电影明星,而是我们心目中的农民工明星!”农民工们纷纷表示。

观看电影前,农民工张琼想象中的电影可能会讲述一些农民工“名人”的故事,可是看了影片他才知道,小人物也能上大荧幕,正是像他这样的小人物们建造出了都市的繁华。他说:“我没有想到影片会这么真实,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很真实地表现了几个普通农民工的命运。”

湖南的农民工王信初对影片开头主人公初到城市的一幕感触颇多,“我刚进城时就是这种情况,没有钱,生活艰苦,那段日子难过!现在打工的条件好多了,从影片里也能看出农民工待遇在一点点好起来了。”

来自四川的第二代农民工小万差不多是哭着看完整部影片的,她认为这部影片中表现的那种坚韧不拔、勤劳致富的精神特别感人,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辈。

亲切和震撼是刘永辉观影后的最大感受。“听说导演陈军访问了上百名农民工,和他们吃住在一起,体验生活,这些功夫没白瞎,我觉得影片拍得特别真实,很多情节就像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这位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已经有20年的打工经历,现在是浙江湖州一家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员。

影片中农民工参加抗洪抢险的一幕赢得了在场农民工经久不息的掌声。来自安徽蚌埠的高秀蓉认为这个情节把农民工的朴实和善良演活了,“那就是咱农民工的精神,很实在,不讲别的,只要有需要,就会奋不顾身地去做。”

电影自始至终为农民工们传递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来自山西阳泉的农民工代维华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让家里人过得更好”。当看到影片中的主人公通过奋斗改变自己,从农民变成老板,他感到由衷的自豪:“大成真为我们农民工争气,看到他的成功,我也更有信心啦,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获得幸福。”

影片中的大成在城市站稳脚跟之后“凤还巢”的情节设置让来自四川的王宏国特别有感触。作为一位现实中“凤还巢”的农民工,他说,“大成的心情,我特别理解,不管走到哪里,我对家乡的情意是永远不会变的,将自己在城里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家乡建设中是我们农民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

影片《农民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