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界:小康社会需要文化的更大繁荣

2008-12-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付小悦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付小悦)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文化界引起热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表示,小康社会需要文化的更大繁荣,文艺工作者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8日上午,70岁的文艺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西来特意放下了手

头的工作,十点钟就坐到电视机前,从头到尾地收看直播。“电视机里人们鼓掌,我在家里也跟着鼓掌。”何西来说,“讲话从百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进行的伟大革命的历史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对30年来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全面科学的总结和论述。对文艺工作者来说,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族文学》主编叶梅说:“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之后,胡锦涛总书记为我们描述了未来的伟大目标,无疑使大家备受鼓舞。小康社会是全面进步的社会,其内涵不仅包括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也包括更为丰沛的精神文明。小康社会绝不是牺牲人的理想道德、人的精神追求而求得一时发展的社会。在这样一个长期求索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人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愈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作为,积极主动地促进文化的更大繁荣;要保护和营造宝贵的文化资源及阵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具备世界眼光,传承民族文化,紧贴时代脉搏,尊重和从事真正创造性的劳动,像农人精耕细作,像工人精心打造,像科学家一丝不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品质的精神食粮及智力支撑。”

青年作家李春雷的感想则如他的作品一样充满诗意:“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春天,给文艺带来了春天。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仅是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的心愿,也是我们广大作家的期待。改革开放,依然是激荡在神州大地上永远的主旋律,依然是流淌在民族脉管里长远的暖流,依然是让北国冰雪消融、让岭南木棉花开的永不停息的春风。展望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里提出的‘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历史对我们广大作家最真诚的期待,是现实对我们广大作家最神圣的嘱托。作家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情深。对此,我们需要不懈地努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