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立足长远 科学规划 促进学术繁荣

2008-12-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车之一轮、鸟之一翼”,与自然科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同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开启了哲学社会科学新的春天,教育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若干
意见》,启动实施了“2003-200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简称“繁荣计划”)。五年一弹指,“繁荣”计划在教育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通过制度化的政策保障和不断加大的经费支持,以及各高校、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热情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一大批无愧于时代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设立了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科研项目资助体系,建立了一批堪称“国家队”的研究基地,造就了一支相当规模、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搭建了一个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风气。“繁荣计划”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的蓬勃发展,而且带动了各个高校及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丰收,正所谓“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春华秋实,令人心醉。

回应时代、咨政育人――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丰硕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紧扣时代的脉搏对重大问题展开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成就、实现创新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设立重大课题,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是“繁荣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重要举措之一。200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启动,至2007年共批准立项195项,已评审结项36项。产出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引领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咨询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研究获得重大进展,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03年开始,先后设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创新体系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党的先进性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体系建构与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研究”等课题,推动了理论创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武汉大学陶德麟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立项以来已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53篇,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南开大学刘景泉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被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全文编入第224期《参考资料》,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四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首席专家都主持或参与了相关重大项目的研究,促进了教材的编写。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一批关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比如“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等等。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主持的“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课题组,组织编写了湖北省中小学教材《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教育读本》,为中小学校全面深入开展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主持“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其重要成果“规范汉字字符集”填补了我国“规范汉字”研究的空白,为国家更新和完善汉字规范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主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课题,其代表性成果――《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得到相关领导同志的积极肯定。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主持“中国民法典体系和重大疑难问题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成果,引起了立法部门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吸纳了其中的大量内容,此外,不少内容被翻译为德文、英文等语种,扩大了国际影响。

――应用研究面向重大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2006年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研究”的首席专家中南财经大学吴汉东教授,就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进行了专题讲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小组委托吴汉东教授起草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专家建议稿)。以吉林大学宋冬林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完成《关于实施“打包改制”带动东北地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走出困境的建议》一文,得到了中央及多个部委领导的重视,国家开发银行依据“打包改制”的思路,与吉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发行金融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曾湘泉教授主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就业发展战略”课题组向多个部委提交了多份研究报告,其中有关就业和失业测量体系设计思路和政策建议已被国家统计局吸收和采纳。“公共服务性政府构建研究”课题的首席专家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2006年两次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约请,就“目前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政府机构设置、编制和行政区划改革等问题”汇报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调查访问了北京、辽宁、河南等地的3000余名儿童,提交的论文和报告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创新制度、科学引导――科研项目资助和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良好的制度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障。科研项目的资助体系和管理体系不仅是科研项目能得到良好实施的重要保证,还有着重要的评价功能和引导作用。“繁荣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项目资助力度,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不断完善项目资助体系和管理体系,有力推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设立重大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项目资助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繁荣计划”实施以来,先后设立了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这样,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中既有前期资助,又有后期资助;既有重大项目,又有一般项目,形成了由重大攻关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构成的项目资助体系。项目资助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完善。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儒藏编纂与研究》

――各类项目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一般项目由高校教师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自设课题,自由申报;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由基地根据自身的科研发展规划进行设计,面向全国公开招标,鼓励科研人员以基地为平台,组织团队合作、联合攻关;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为党和国家以及地方的发展战略服务;后期资助项目,鼓励广大高校教师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加强基础研究。由此,科研项目资助体系从总体上覆盖了不同职称、不同年龄、不同研究水平、不同学科的高校文科科研人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

――项目评审立项制度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了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匿名评审制度、评审回避制度、评审专家信誉保证制度、评审结果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避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和质量,得到了高校和学术界充分肯定。

――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先后制订颁布了《项目管理办法》、《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实行项目合同制管理和责任人负责制、项目中检制度、项目结项评审制度、奖惩制度,通过严格管理、严把出口关,大大提高了社科项目的研究质量。

融合优势、汇聚智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如何能融合不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的优势、汇聚不同高校学者的智慧来发挥集成优势、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发展,是教育部长期思考的问题,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可谓其实现该理念的重要探索之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创新平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也是“繁荣计划”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自1999年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共设立了151个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教育部重点基地135个,省部共建重点基地16个),分布在全国66所高校,几乎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重要领域。

――制度创新激发活力。重点研究基地实行实体性建设,与院系平行,独立运行。实行专兼职研究人员合同聘用制、驻所研究制、重大课题面向全国招投标制等制度创新,汇聚了一批高水平专兼职研究队伍,将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团队、综合的力量,推动了高校科研组织形式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固定走向流动,促进了文科研究从传统组织形式向现代组织形式的转变,极大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标志性成果硕果累累。据统计,151个重点研究基地以不到全国高校文科10%的研究力量,取得了占全国高校近1/3的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近50%的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80%以上的重大攻关项目,产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如:百卷本《台湾文献汇刊》、28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大型编年体工具书《清史编年》、大型系列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等等。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重点研究基地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通过带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参加教材编写和社会调查等科研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累计培养博士及博士后近万名,在入选的78篇人文社科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由重点研究基地指导的占68%。同时,重点研究基地还为社会各界提供了10多万人次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服务社会贡献突出。重点研究基地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五年来,向党和各级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交各类研究咨询报告3万余份,其中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一千余份,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和肯定的逾百件。“中国公司治理指数”、“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等对行业发展和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研究基地与全国人大以及商务部、外交部、司法部等部委建立了经常性合作关系。十多个法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大量研究成果,为《物权法》、《反分裂国家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重大法律的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多个国际问题研究基地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报告,充分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学术交流空前活跃。五年来,重点研究基地先后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500余场,与国外300多所高校建立起了良好合作关系,其中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占80%,从国外聘请了上百名兼职研究人员,在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重点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展示中国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平台和国外学术界了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窗口。

――示范辐射作用凸现。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参照重点研究基地模式,建立了406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许多高校建立了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初步形成一个由“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构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金字塔”型科研创新体系。

造就人才、培育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归根到底有赖于各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也不例外,关键在于教学科研队伍的壮大和发展。“繁荣计划”本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战略,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06年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达到3640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29411人,其中,教授36138人,副教授93273人,分别占总人数的9.92%和25.62%;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64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993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6.29%和24.72%。

――加大了高端人才支持力度。2004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把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实施范围,四年来共支持学校聘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1位、讲座教授59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797名。同时,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院士相应的待遇。

――加强了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专门设立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年来,共有1478名文科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国内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进行研修。同时,各高校也加大了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育力度。

――开展了教学科研骨干研修。2005年以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成功举办了22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修班,培训学员2300多人;各地在中央有关部门办班的示范推动下,共举办研修班200余期,培训学员2万多人。通过研修,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领会和把握,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领会和把握,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增强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坚持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推进了研究团队建设。一是依托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攻关项目,在出重大成果的过程中打造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二是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一支学历高、职称高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建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高层次研究团队,成为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如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努力建设高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以首席专家为学科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学科基础、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学科依托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经过近20年共同的学术研究实践,已经形成有共同志趣且能相互契合的“华南研究”学术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在财政学、税收学、宏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建立了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学术团队,在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

网络平台、数字世界――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成绩凸显

哲学社会科学要得到繁荣发展,文理交融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数字技术等现代科技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谓文理美妙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几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网络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提升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水平,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3年7月,“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WWW.SINOSS.COM)正式开通,该网是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性门户网站。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建立了面向全国高校的科研信息交流平台、重要研究成果展示平台、高水平学术论文发布平台。

――2004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启动运行并提供服务。几年来,有计划、有系统地引进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8000多种,外文图书近百万种,电子期刊900多种,电子图书近40万种。目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已初步建成由全国中心、区域中心、学科重点中心组成的一个文献网络,受惠用户达30多万,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高水平的文献保障。

――1998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启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研制计划。“繁荣计划”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加强规范、科学指导。目前,CSSCI数据库(1998-2007年)已收录来源文献72万余篇,引文文献490余万篇。该中心可根据多种检索途径进行发文信息或被引信息分析统计,并支持文本信息下载。经过10年的努力,CSSCI已打造成为功能强大、评价权威、影响广泛的文献检索精品工程,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2003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19个学报先后入选名刊工程建设;《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等16个期刊栏目入选名栏建设。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教育部资助金额和学校配套经费累计已超1000万元。名刊工程通过设立科学的评审标准、完善的评审程序、权威的专家评审队伍,对高校学报整体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示范引导作用。

文以载道、行为世范――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健全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健康、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其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尽管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者总体上有着淳正的学风,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浮躁、急功近利等也进入高校,少数学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存在片面追求数量、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甚至剽窃等种种学术失范和学风问题。如果没有严格规范和正确引导,这些不良行为将损害学术研究环境,影响学术声誉,挫伤广大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危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为此,2004年8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明确规定了学术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研究规范、成果发表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2006年5月1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以孟二冬、方永刚同志为典范,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树立高尚品德,讲求诚信,忠于真理,严谨治学,文以载道,行为世范,不断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风气建设的指导和咨询。教育部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繁荣计划”实施五年多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学工作、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以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研究导向,当好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始终坚持科研体制创新,建立现代科研组织形式,团队作战、协同攻关;始终坚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规划,充分发挥重大计划的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正是坚持了正确的目标方向和工作方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实现了大发展、大提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下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第二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即将启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事业一定会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共祖国成长,与时代辉煌。

 

部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网站截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