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影《梅兰芳》引发梅兰芳热

2008-1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我有话说
时下,电影《梅兰芳》热映,使谢世47年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电影本身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客观上已起到引发关注、宣扬国粹的作用。”多位学者表示。在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坐标系里,梅兰芳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赏其戏,观其人,品其美誉,我们捕捉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对今人今世的诸多
启发。

梅兰芳艺术的“新与旧”

影片前半部,被网友们公认为“最出彩、最惊艳”――

少年梅兰芳与名动天下的爷爷十三燕搭戏,出演传统剧目《汾河湾》。他不顾爷爷的反对,为原本呆坐在椅子上留给观众一个背影的柳迎春加上了身段、表情;导火索由此引燃,恪守传统的爷爷和创新心切的孙儿大摆擂台,梅兰芳靠新戏《一缕麻》、《黛玉葬花》胜出,开创了“旦角压倒老生”的京剧新时代……“戏斗得确实精彩,但情节上虚构成分较多。十三燕身上集中了谭鑫培等名角的特质,他忠诚于传统,象征着少年梅兰芳改革京剧所面对的强大阻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城北说。

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占文指出,影片里对几出剧目的创新确有其事。“他无时无刻不在改革,但他的改革都是符合京剧规律、符合剧情需要的。”这种改革被学者们概括为“老戏新手法”――保留传统剧目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但在剧情、唱腔、舞蹈、服饰、化妆直至布景灯光方面有所创新,使之更符合人性、人情和新的观赏习惯。

“‘移步不换形’,这就是梅兰芳对待传统与创新的方式。他追求的是不管怎样迈开步子前进,必定要保留京剧的神韵,不能一味求新,把本质之美弄丢了。”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戏曲史家廖奔说。这也正合了梅兰芳自己的话――“后人的改革和创作,都应该先吸取前辈留给我们的艺术精粹,再配合了自己的工夫和经验,循序进展。”

廖奔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先锋派、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艺术上的标新立异很多时候以怪为美,甚至把传统改得面目全非,因此,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的实践或可对今天那些“为创新而创新”的人有所启示。

梅兰芳为人的“柔与刚”

随着影片中成年梅兰芳的登场,对梅兰芳性格的刻画渐渐清晰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个柔和隐忍的谦谦君子。这正是众人公认的那个“极谦和而有气节的梅先生”。“有种声音,说梅兰芳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他表演不温不火,却自有一份他人无可追摹的雍容华贵,切合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至美的要求。”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傅谨认为,能让人们长久欣赏的,不是偏门而正是大路艺术。

难能可贵的是,温容谦和的外表掩不住梅兰芳的刚正与气节。虽然影片中“恶日寇拔刀相逼,梅兰芳凛然正气”的情节是人为虚构,但历史上的梅兰芳于国难当头时排演《抗金兵》、《生死恨》,鼓舞斗志;日寇入侵国土沦陷,他蓄须明志,8年平淡隐居。“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生死恨》里的两句台词,不失为其心声的真实写照。

“梅兰芳热”遍及东西

1930年,美国纽约繁华地段的商铺楼上,垂下了一张东方仕女的大幅广告,“中国京剧――梅兰芳”的字样,引得路人纷纷观看。镜头一转,已是夜晚的纽约大剧院,当梅兰芳仪态万方地游走于舞台上,千回百转的美妙唱腔亮起之时,潮水般涌来的观众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令台下的“梅党”成员也欣喜若狂,连喊“疯了”。

这是电影《梅兰芳》中梅兰芳在美国演出掀起热潮的一幕。“电影表现得毫不夸张。实际情况比影片里还要热烈――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梅兰芳所到之处备受瞩目,两个星期的票很快就被一抢而光。”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说。不只是美国。怀着“发扬国光”的热情,梅兰芳曾经带领着梅家班几度走出国门。1935年,梅兰芳奔赴苏联演出,同样大获成功。而具有文化关联性的日本,更对梅兰芳的艺术推崇不已。1955年,梅兰芳率中国京剧团在北欧五国巡演,观众达五万余人次。

谢柏梁称梅兰芳在世界上的影响“前无古人,迄今亦尚无来者”。“在美国,胡佛总统为演出成功发贺信,卓别林从《城市之光》片场穿着戏服匆匆赶来拜见‘偶像’;在苏联,斯大林、莫洛托夫、高尔基等齐来看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爱森斯坦等艺术大师与其相谈甚欢;在欧洲,他被国际舞蹈协会授予‘国际杰出艺术家’勋章;在日本,最好的歌舞伎以被称为‘日本的梅兰芳’为荣……”谢柏梁认为,这种对各国主流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今天看来已成为不可复制的标本。

一部《梅兰芳》,几多故人梦。“电影的热潮总会过去,但希望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推动能长期持续。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大师的支撑,京剧呼唤新的‘梅兰芳’,时代呼唤新的‘梅兰芳’!”谢柏梁语气坚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