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扬帆出海,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

2008-12-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日前,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在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投入运营,同时,平台运营公司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一艘“文化航母”正从浦东扬帆起航,载着灿烂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上海城市舞蹈、时空之旅等演艺节目率先成为这一国内首家“文化航母”的“客户”。据悉,仅上海城市舞蹈公司今年的欧

洲巡演就有望实现六百多万欧元的演出收入,今后,还将有更多中华文化产品通过此贸易平台走出国门、亮相国际舞台。

“走出去”水平与国际地位不相称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服务业迅猛发展,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高,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5%以上,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而中国的文化出口贸易则长期处于贸易逆差,逆差比例高达1:7以上。

据悉,目前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去”水平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文化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出口规模小,水平低。中国文化企业多数是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制而来,既缺乏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意识和经验,又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和营销手段,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相比,它们的实力还不强。其次,文化产品竞争力不强,文化贸易逆差仍然很大。从目前文化贸易状况看,我国文化产品在与欧美文化产品的竞争中总体处于劣势,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由于原创创新能力较弱而获利低微甚至无利可获;虽然文化贸易逆差有缩小趋势,但逆差比例仍高达1:7。另一方面,文化对外贸易范围不够广,结构不太合理。如文化出口范围主要面向亚太地区,产品主要进入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能够进入欧美等地区的产品还很少。在出口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网络游戏和文教娱乐及设备器材等硬件产品,而文化软件产品往往因为地域性太强、国际认同感不够而很难“走出去”。

上海社科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国际交流部总监郭梅君认为,世界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需求,但是中国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国外消费者能在市场上很容易获得“MadeinChina”的物质商品,却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内容原创、包装时尚的中国文化产品。

搭建平台,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

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运作,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一种竞争力,缩小文化贸易逆差,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搭建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的初衷。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义彪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之间,文化的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之间,搭建一个互通互动的交流平台。”

平台启动建设近一年来,在推行平台扶持政策和资金落地、服务功能拓展、文化企业项目引进以及文化贸易中心设施建设等方面进展显著,目前已与近20家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或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10家企业已签约入驻。其中,城市舞蹈公司2008年的欧洲巡演就有望实现600多万欧元的演出收入;新华传媒等四家企业已通过平台实现交易额7181万元人民币,仟合动漫2008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480万元人民币。

任义彪表示,平台今后将以引进演艺经纪、货物贸易、设备租赁、技术装备、影视后期及特级制作、艺术品展示和市场、印刷服务外包、出版业版权交易等领域为主要目标和市场。未来两年间争取引入30至50家国内文化服务贸易骨干企业、20至30家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知名企业。至2015年,形成成熟的国际化文化商务运营及盈利模式,实现年进出口总量200亿元人民币目标。

该平台还是浦东文化产业构成中的重要一环。“既踏准了国家支持的产业方向,也符合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保税区自身升级转型的目标。”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高宏表示,从张江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到外高桥的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都是服务于全市大局的需要,“一个重生产和创意,一个重服务和贸易,真正实现了功能互补。”

政策扶持:让中华文化扬帆出海

此次签约赴欧洲巡演的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正是上海文化走出去的“领头羊”,预计今年欧洲巡演有望实现600多万欧元的演出收入。“通过与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签约,企业获得了在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多项政策支持,与外国演出机构洽谈生意时‘如虎添翼’。”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借助这一平台,有“东方太阳马戏”之称的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也正酝酿走出国门。据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有关负责人表示,“时空之旅”早有计划拓展海外市场,与平台签约后,不仅能享受到保税区在海关监管和外汇管理方面的特殊政策,还能享受市、区两级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据悉,为了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子,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直接关心下,上海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颁布和推动了一系列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举措,其中包括: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如区内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和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维修零配件,生产用燃料,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的物资、设备,予以免税。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于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制定以一系列外汇管理优惠政策,如区内与境外之间的资金收付,区内机构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区内与境内区外之间的资金收付,区内、境内区外机构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直接从境外进口,或者从区内或者境内区外购买境外企业的货物,可以从外汇账户或购汇对境外支付……;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表彰激励机制等,设立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贷款贴息、保险费用补贴、绩效奖励、出口促进等各方面进行资金和政策的扶持……

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自身也在“引凤驻巢”工作中加大了力度。一栋占地面积79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205.12平方米,5A智能化楼宇,能为入驻文化企业提供完美的办公环境;每平米的租金补贴,更是让所服务的企业享受到实惠……

“来自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力量将会让中华灿烂的文化远洋世界各地。”任义彪对平台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图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