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年会综述

2008-12-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帆 李慧中 我有话说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2次年会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150余位经济学者围绕我国经济增长成就的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贯彻、宏观调控建设与完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的解析问题,代

表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有代表指出:增长绩效的获取主要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也有代表从转型-增长双重变迁的角度解释了增长的奇迹。代表们还指出,经济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国在公共产品、特别是民生物品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应注重完善和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依然较为明显,应通过产业结构转化和发展方式转型来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关于科学发展观形成与贯彻的问题,代表们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有代表认为,当前人类对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政策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这为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养分,而改革开放实践则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有代表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折点上,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非持续粗放型发展向可持续科学发展转变。也有代表认为,我国已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其特色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还有代表指出,制度、技术和市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个维度,合理的要素价格体系会使“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

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问题,有代表指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正在从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模式向以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为主的间接模式转变。有代表指出,宏观调控的完善必须更加重视外部因素并妥善应对其带来的挑战。有代表指出,未来应通过完善汇率制度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力。也有代表认为,应从灵活配对、相机选择的角度安排财政-货币政策以应对外部挑战,我国货币政策应涵盖充分就业的目标。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问题,有代表指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对应着不同的经济理论,我国的独特国情和发展任务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能涵盖我国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这包括基本生产关系及其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表现等方面。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其核心包括经济运行、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三个方面。还有代表认为,我国具有人口最多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这四个国情,西方发展经济学不能解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必须创建以中国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关于“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代表们认为,农业对我国经济做出了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等贡献,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仍相对滞后。有代表指出,要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依靠制度改革和利益协调,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技术为主范式”转变为“制度为主范式”。也有学者认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生产力分布差异以及生产关系变迁的非均衡性有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强对“三农”的财政支持,消除“城乡分治”的政策障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