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09-0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金福 我有话说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及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大大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确立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西北工业大学作为“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
进中应当有所作为。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认清形势,把握方向

经过“985工程”、“211工程”多年连续建设,西北工业大学的办学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同时,学校也面临众多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第一,中央确定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我们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根本变化。在市场经济建设前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更多强调减员增效、改革分流、明晰产权,树立市场风险意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则要求我们辩证统一地认识此问题,主动适应由此带来的可能变化和要求。第二,国家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制定了中长期的科学发展计划,确定了十六个重大专项。这将带来政府对公共政策、资源投入的调控,也提出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而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第三,中央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口号,这个目标对高等教育界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等教育强国,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从量到质都有着对应的明确指标和比较对象。第四,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变化。西北工业大学是国防特色鲜明、“三航”学科突出的科学技术大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部队,我校科研项目相当部分是来自于这个领域,很多成果也取自这个领域,两岸关系的变化会对我们这样国防特色的高校带来深刻影响。

今年,西北工业大学和原国防科工委所属的七所院校整建制划转工业和信息化部隶属,将会对我们这些工科优势明显的军工高校提出更多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新要求。此外,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全面投入使用,两校区运行即将成为一种常态,对学校的管理方式、运行成本、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建设,西北工业大学的办学实力、办学资源、社会资源、社会影响力和标志性成果以及我们的思想观念、内部的运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我校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的水平大大提升。如教育部“质量工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通过科技创新工程使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大大提高,学校对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率逐年提升。我校“十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780多项,其中牵头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104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40亿元。“十五”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88项,学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真正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二、科学发展,实施“三步走”战略,一张蓝图干到底

1、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的整体规模、结构已经基本稳定。现在每年本科生招生数大约3500名,硕士生2500名,博士研究生600名。基于这样的规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本科教育来讲,创新、创业能力都摆上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我们要思考怎么样从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转变?如何加强师风、师德、教风建设?从学生角度来看,如何端正他们的学习目的,鼓足他们的学习干劲,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以及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使素质得到提升和拓展,这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西工大在这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也有着优良传统。在下一步发展中,要继续保持我校几十年来精心培育的优良传统,要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不能动摇!研究生教育方面,我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给生源质量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个别导师对育人的认识不足,一些导师由于科研工作繁重,对学生指导、交流投入不够。这都给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埋下隐患,我们要高度关注并花力气解决。

2、统筹兼顾,保持科技发展的良好势头

科学研究方面,我校的科研气氛很浓,学术论文、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007年,我校科研经费11.93亿元,论文是5500多篇,而教师只有1600多名,人均指标已经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无限追求量的增长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统筹协调好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的关系,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筹兼顾。一方面,我们提出更加重视质的提升、重视原始创新,要建设强大的理科。学校成立了基础研究院,每年自筹资金数百万元用于加强基础研究。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强调的是更加重视质,而不是简单地否定量。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和科研器具的装备水平已经较高,不少实验设备和国外相比也相差不大。今后,需要更多考虑如何提高科研平台的“产出”,提高仪器设备特别是高层次设备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3、人才队伍建设上“三支队伍一起抓”

高校也有“三支队伍”,分别指教师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注重引进对我校现有师资有很好补充的高水平教师,我们更要关注现有师资队伍的锻造提升。要在动态的人才培养中,以各种激励措施,把这支队伍打造成适应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利用现在相对好得多的优势,利用整个相对改善的大环境和相对充裕的人力资源,稳定现有师资队伍。对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和谐社会不是大锅饭,以人为本也不能允许搭便车。要强调宽容,但不是宽容落后。要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既要靠高质量的人才增量,也必须调整已有的人才存量。一方面靠培训提高,另一方面则要转到适宜的岗位,仍然要发挥市场和竞争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以制度为保障,促进管理更加科学、精细,不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程度。

4、注意政策的连续性,一张蓝图干到底

在2003年的第十次党代会上,我校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8年建校100周年之际,向世界一流大学冲刺的“三步走”战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近年来,学校在硬件条件改善、教职工收入水平提升、管理服务等软件的改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设想,收入水平、硬件条件的改善是有限的,而且今后增速将逐渐放缓。如何继续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增强师生创新工作的动力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我们认为,要更加注重和谐校园建设,注重“软实力”增强,创造更适宜生活、更适宜工作、更适宜成才的环境,以人为本,以我们的文化感染人影响人,这也正是很多高层次人才渴望的。硬条件的改善是有限的,而软环境的提升是无止境的。

四、推动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推动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积极推动民主建设。要继续推进校务、政务、院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委会作用,尊重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常委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要更健全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关注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按照大学章程、依法治校,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一流大学、一流学院、一流学科的目标多姿多彩,但是背后隐含的要求是要有一流的人。一流的人当然包括领导班子,作为领导班子,在中国建设一流大学责任更大。当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向一流迈进的漫漫征途,来不得浮躁,更不能炒作虚热,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跋涉。对这一点我们高校的领导干部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