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7亿元花得值不值

2009-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沈兰 我有话说
新年伊始,南京的红楼梦“大观园”――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刚刚向世人一展芳容,该项目从耗巨资7亿修建博物馆到在江宁织造府遗址上修建筑,都引起了大众的热烈讨论。

争论一:7亿巨资从何而来?

在先前的报道中,媒体在宣传时很少提及江宁织造府再造工程的投资方,这也使得一些

未摸清情况的人们以为是政府财政投资,不少网民表示:“七个亿的人民币可以让多少大学生就业,可以解决多少民生问题,可以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啊!”

对于花7亿元值不值得的问题,江宁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解释说,江宁织造府是由浙江广厦集团具体负责投资建设的,没花政府一分钱。其中买地加契税,浙江广厦集团就投入了1.8亿元。随后,该集团又投入4亿元用于整体建设,目前园林总体结构已完成80%,随后还要内部装修、购买展品和布展,总费用应在7亿元左右。“江宁织造府的建设,广厦集团是看中了红楼梦的文化品牌,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等于是慈善事业,它不是文保单位,只是民营博物馆,是广厦集团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争论二:花巨资复建一个“假古董”值不值?

不少民众认为,江宁织造府虽然1984年就发现了遗址,但“遗址上已一片空白”,现在,非要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再造”出来,最终的结果恐怕是:建起来勉为其难,看上去不伦不类。况且文化的传承在于文化的精髓,如果精髓丢了,躯壳也就没有价值了。有人甚至说,广西2亿元红包,温暖了300万人,南京7亿元工程只建起了一个园子,实属劳民伤财。

针对传言中红楼梦“大观园”复建的问题,徐湖平说,当初建江宁织造府并不是心血来潮搞的工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施行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江宁织造府遗址被发现时,众多红学专家和学者就联名呼吁保留江宁织造府遗址,当时由于缺乏条件,这一愿望没能实施,现在有条件了,南京古都学会专门进行了深入调研,整合了各方意见后才决定建设。当记者介绍有公众反映江宁织造府是一个“假古董”时,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徐湖平显得有些激动,他说:“江宁织造府再造工程不是复原《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重新建设,完全建立一个新馆,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大观园,我们只是把具有南京特色的元素、符号在这里体现,传承一种文化,塑造一个旅游文化产业品牌。”

争论三:再造江宁织造府有何价值?

还有网民表示,虽然江宁织造府可能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看点,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所谓旅游经济的看点,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就被战火损毁殆尽。7亿元巨资再造的江宁织造府,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叫山寨版,是假文物。假文物,无论多么美轮美奂,已然失去了文物价值。人为再造的虚假旅游胜地能否带来旅游繁荣,是要打一个问号的,用7亿元巨资再造的山寨版江宁织造府如果遭遇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谁来担这个责?

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对记者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不要保存历史的文脉,不要保存的话,就去开个商场算了,文化是需要建设的,南京是曹雪芹的家,这不是去再造江宁织造府,也不是复建,而是建一个纪念曹雪芹的博物馆,有些人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可能对这个重建的意义有些误读。”至于博物馆今后如何运营,徐湖平表示,主要依靠博物馆自身以馆养馆和广厦集团的继续投资,加大对有关《红楼梦》、皇家文化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参观后吃个红楼宴,饭后给你画个梅兰竹菊,盖上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纪念章,然后再看一场昆曲演出。当然,也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聚拢人气。总之,要利用博物馆蕴含的文化来进行商业开发,实现以馆养馆。”

记者感言:

公众越来越关注民生,这是好事情。但由于信息来源的局限,这种关注有时会失于盲目或跟风。花7亿元再造江宁织造府耗资实属巨大,在当地百姓看来,如果企业只是通过投资达到赢利目的,尚在情理之中;如果不为赢利而仅仅是将7亿元巨资投资慈善事业,则“很难让人信服”。南京市有关领导表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属于民营性质,官方不会发表任何言论。还有一些南京老百姓对此的评价是: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如果能挖掘出本地红楼文化特质,找到一个和南京旅游文化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并与长江路上其他景点连成一串,构成一条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长廊,也许能成为南京走向国际的一个支点。

初步完工后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一角。沈兰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