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杨经绥:是祖国给了我每一次成功

2009-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杨经绥是典型的南人北相,身为浙江杭州人,却浓眉大眼、身材高大。他说,这是因为他曾经在北大荒插队数年。北大荒的风雪严寒,不仅锤炼了他的筋骨、开阔了他的胸襟,也让他喜欢上了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地质行业。

心系桑梓
报效祖国

1977年,杨经绥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毕业后分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这对他真是如鱼得水。1978年第一次出野外,他就参加了西藏藏北东巧铬铁矿和蛇绿岩填图、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罗布莎铬的野外调查。那宏伟壮观的高山大川、无与伦比的地质构造,让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我们的祖国太伟大了。”之后近十年时间,他背着背囊的身影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收获也是丰厚的,他成为《昆仑开合构造》专著的第二作者,该项研究奠定了昆仑山蛇绿岩研究的基础和格架。

1994年,杨经绥在加拿大达霍西(DALHOUSIE)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习后,毅然决定回国。加拿大的老师和同事担心他回国后科研环境不好,劝他留下。他说:“我是研究青藏高原的,我的事业在中国;国家和人民培养我这么多年,现在是报效祖国的时候了”。杨经绥从加拿大回国后,继续开展青藏高原及造山带野外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在荒无人烟、艰险恶劣的雪域高原,他不畏艰险,探寻着地壳奥秘。2004年,杨经绥在野外调查时出了严重车祸,摔断了1根锁骨和4根肋骨。事故现场距离医院200多公里,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把救治的机会先让给别人,让赶来的救护车先接走学生,自己等候后续救护。

作为岩石学学科带头人,杨经绥在青藏高原、中央超高压变质带、地幔新矿物和地幔动力学等研究中,取得了岩石学、大地构造结合领域的重大发现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尤其可贵的是,他取得的许多原创性重要成果,都基于他的野外发现,都来源于他不畏艰险和一丝不苟的野外调查。

近些年,杨经绥和他的团队在中国西部和中部确定、厘定出两条新的超高压变质带: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和东秦岭超高压变质带,提出中国中央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和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的大思路。为重塑中国南方板块与北方板块碰撞汇聚、再造中国古亚洲构造体系及世界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这使中国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时空、深度及广度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推进了超高压变质带研究和中国重大关键构造问题的解决。杨经绥领导的研究群体沿着中国中部近4000公里长的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开展了综合研究,发表有关论文近百篇,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新建立的柴北缘和东秦岭两条超高压变质带已被国际超高压研究组织标注在新的全球超高压变质带分布图上。

2004年,杨经绥等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的超基性岩中,发现了具有球状外形的Fe-FeO -Fe3O 4 特殊矿物组合。之后,他和团队又从海拔5000余米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区采集的数吨样品中,首次发现了超高压矿物柯石英和被锇铱矿包裹的原位金刚石,并在铬铁矿和围岩中发现上千粒金刚石。这些发现对于开拓地幔矿物学和地幔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成果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关注,美国最著名的、规模最大的地球物理年会特邀杨经绥作报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有关教授为他的发现举办了专题研讨会。杨经绥加拿大的同学和同事在祝贺他的成功时表示:“你回到祖国的选择是正确的,你的国家为地质学家提供了那么好的科研环境,真让人羡慕。”

在一次次成功面前,杨经绥总是说:“国家和人民让我成为一名地质学家,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给了我探索的源泉,是祖国给了我每一次成功。”

杨经绥简历:1950年6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86年留学加拿大,1992年获加拿大达霍西(DALHOUSIE)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完成博士后学习,又回到地科院地质研究所。现担任地质研究所火成岩室主任、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总地质师等职务。2004年由杨经绥担任总地质师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07年杨经绥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