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守传统中医学阵地

2009-0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特约记者 朱伟华 本报通讯员 高 我有话说

已有50年发展历史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呢?最近,记者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匡海学。

从不知道中药学为何物,到成为中医学院的大学生;从中专学校的班主任到白求恩医科大学的研

究生;从赴日留学的学子到赴日访问的学者;从中医药研究的专家到中医药大学的掌门……一路走过来,匡海学的脚步虽坎坷却坚定,虽沉重却辉煌。

永远的核心专业

在匡海学眼里,中医学是一块还没有被精心雕琢的美玉。他说,在中医学里面有许多现代科学都值得探讨的原创性。它对生命的认识,对健康理念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中医药大学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还是怎样把祖国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光大起来。作为高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是把中医药作为办学的核心和主体。无论学校办多大,都要坚持一条,中医药专业是中医药大学的核心专业,是学校的根基所在。

据了解,自200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全A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开始,就提出了以优势专业和学科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创办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目标。2007年底,作为国内外首家接受中医学本科教育认证的学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接受了教育部中医学本科教育认证专家组的认证现场考察,专家组评价该校在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办学标准两个方面的全部81项指标均达到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也证明了我们一直以来走的路是正确的。”匡海学对记者说。

“双管齐下”练内功

近年来,学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实施“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整合中医药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拥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名老中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一批优秀人才。“十五”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的中心地位,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科研成果获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教学固然重要,科技也一定要跟上。在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的同时,科研也要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在1996年学校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上定下来的。”匡海学对学校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如数家珍:“学校‘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3项、863计划项目1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校培养的博士杨炳友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三箭齐发”拉动中医药腾飞

最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代会提出,从强调两个职能向全面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职能转变。2008年初,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功入选。前不久由匡海学主持的《辽东?木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这只是该校“十五”以来获得的六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一。

在谈到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问题时,匡海学认为学校要从观念、意识、思想三方面准确把握“服务社会”这一主题。

近两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服务,积极开展“北药”研发工作,在黑龙江省9个市县建成14个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学校以技术入股的久久药业通过资产重组,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并通过GMP认证,正进入快速发展期。为提升学校乃至黑龙江省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能力,学校正在建设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实验室”,并已建成了中药新药中试基地和近5000平方米的药物安全评价中心(GLP实验室)。

(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