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东欧国家“受气”告一段落

2009-0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任鹏 我有话说
2009年新年伊始,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在天然气问题上的争端,俄停止向乌供应天然气,导致欧洲18个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俄乌“斗气”、俄方“断气”导致中东欧国家“受气”的局面最近告一段落,据最新消息,俄罗斯于当地时间今天上午10时正式开始向乌克兰供气,由于向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要穿越整个乌克兰,因此预计将于2
1日晚到达第一个欧盟国家――斯洛伐克,此举意味着俄向欧洲供气恢复正常。

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来形容俄乌天然气争端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再贴切不过了,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摩尔多瓦等国天然气几乎百分之百依赖俄罗斯,损失尤其惨重:斯洛伐克在7日就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许多工厂停工,总理菲佐称每天的损失达1亿欧元;保加利亚的许多学校被迫停课,医院停止接收患者;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居民则重新烧起了木柴……由于前一阶段俄乌争端持续,各国纷纷自找出路。斯洛伐克每天从捷克借6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保加利亚则从希腊和土耳其借气,以解燃眉之急。斯、保两国还宣称,如果危机持续,将重新使用早已废弃的核电站。塞尔维亚则准备进口2万5千吨燃料保持供热系统正常工作。目前,虽然俄罗斯恢复向欧洲供气,但俄乌争端给欧洲国家带来的伤害一时无法抹平。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认为乌克兰从中作梗,“正在失去信誉”,保加利亚前总理考斯托夫则呼吁俄罗斯不要把天然气当作政治武器。捷克工贸部长日曼表示,俄罗斯此举挫伤了欧洲消费者的信心。

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刚刚上任就遇到了这个难题,显然有些措手不及。虽然“能源安全”是捷克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优先政策之一,但捷克刚开始时的表现并不十分积极,因为捷克本身虽是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中东欧国家,但是由于有一定的天然气储备以及来自挪威的天然气供应,因此在这次争端中受到的影响很小,把俄乌争端看作“纯商业行为”,声称应由两国自己解决。直到俄罗斯向欧供气停止,引起斯、保各国的强烈反应,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才急忙飞赴俄、乌两国进行调停,最终双方达成恢复供气协议,并同意欧盟观察员监督“输气”情况。然而俄乌并未真正解决合同争端,出于乌克兰所宣称的“技术原因”,天然气未能如约恢复开通,捷克也因此多少感受到了挫折。工贸部长日曼认为,捷克虽然是欧盟轮值主席国,但并不打算使用“铁拳”,目前天然气重新开通,也不是捷克一国的力量,而是欧盟团队的力量。

捷克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格拉多赫维尔对本报记者表示,捷克开始把“能源安全”当作优先政策时,还担心是否能有所作为,因为捷克的影响力毕竟有限。这次俄乌争端反而帮了捷克,如此众多的欧盟国家受难,会使“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提高,有助于捷克推行相关政策。譬如,捷克将力促“纳布科”南线管道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还将建议欧盟各国间建设支线,有利于发生危机时互通有无,保障能源安全。

(本报布拉格1月2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