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于新课标的体育师资培养

2009-0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克 我有话说
小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师范初等教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仍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选用还是老一套。在教学上只注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缺少对小学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与
当今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新课标下师范体育专业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值得研究与探讨。

师范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有新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确立的教学理念是课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不是就课程教课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较好地解决了课程的实质问题,这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致使每一名学生终身受益”。

在新课程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全新教育观念和体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从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到教学评价完善等方面,新课程都给体育教师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留下了创新的广阔空间。这也正是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就是要抓住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必须的现代教学手段,修正传统教学方式,克服传统教学中备课环节中的弊病,由备教材向备学生转变,强化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意识,教学评价方面也要屏弃传统的做法,形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新课标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由于新课程放弃了以运动方法为主线安排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方式,一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排斥竞技运动,不将竞技运动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出现了淡化体育技能教学的说法和忽略运动技能教学的做法。针对目前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师范院校体育专业还要不要注重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这是摆在我们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育者面前的新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如何达到身体锻炼,以增进学生的健康的目的?以大肌肉群的运动为形式的技能学习与练习,必不可少。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在娱乐性游戏式的教学方式中实现,这也是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文化课内容的重要区别。要让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随着运动技能的提高和伴随其中的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竞争、协同、克服、表现等各种心理过程恰好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教育目的,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运动技能的教学,应该永远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没有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内驱力。师范体育专业的教学,也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重点。体育教学以技术传授为主的教材结构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效能,致使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过分地强调动作技术,让学生机械模仿,被动重复,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单调、厌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降低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法,才能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法的掌握与提高。

新课标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体育教学则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而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体育教师应该是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给学生带来健康和快乐的人,在承受一定运动量的情况下,让学生感受刺激、满足、身心愉悦、乐观向上,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斤斤计较,心胸开阔,注意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进取等情感体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把育心贯穿在整个教学之首位,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力争上游,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饱尝在竞争中获得的成功喜悦。

健康的心理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正确地认识自我,利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对于师范体育专业的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协作精神、自控能力等,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