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索“影视育人”新模式

2009-0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张宏玲 本报记者姚晓丹 我有话说

2008年12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15周年,湖南大学举办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第一军规》湖南省首映式。

据悉,近年来,湖南大学已多次举办类似活动。优秀国产主旋律影片的首映(展映)在推进政治思想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给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新的教育举措不仅

得到了教育部、湖南省委、省教育厅及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而且在2006年教育部思政司首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湖南大学以“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荣获一等奖。

积极探索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湖南大学,看电影不再只是审美娱乐,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正如副校长章兢教授所言:“优秀的国产主旋律电影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桥”和“船”,我们利用这一传播载体,承载的是先进的文化内涵。”

早在2003年,针对大学生中来势凶猛的影像阅读,学校就开始对电影的教育意义展开探索,并在一系列的研讨会后达成共识:影视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化形态。优秀的影视作品寓教于乐,以情感人,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一认识使湖南大学决定将影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

正是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他们与潇湘电影集团签约成立了岳麓影视文化基地,开始了影视育人的实践探索。2003年至今,在学校里做过首(展)映活动的影片不仅有革命历史题材的《太行山上》、《我的长征》、《毛泽东去安源》、《恰同学少年》、《第一军规》,也有英模题材的《鲁迅》、《张思德》、《郑培民》,还有反映当代社会生活题材的《父老乡亲》、《落叶归根》、《他们的船》等。这些电影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爱国爱民的精神有重要作用。

精心策划构建影视文化的教育场

为了使学生们深刻理解每一部电影所蕴涵的思想与文化价值,学校力图构建一个影视文化的教育场。这一教育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电影首(展)映前的读书活动、专题讲座、图片展览、英模优秀事迹报告会等相关活动;二是首(展)映期间与艺术家、评论家的交流和沟通;三是电影首(展)映后举行的文化论坛、研讨会和座谈会;最后阶段是组织学生撰写影评,并给优秀者以奖励。

例如,大型传记影片《鲁迅》,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赤诚之心。为了让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精神走进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联合举办“‘回望鲁迅,永远的先生’――电影《鲁迅》湖南大学生首映式系列活动”。首先是以根据鲁迅的小说改编的故事片《伤逝》、《祝福》、《阿Q正传》、《药》和以丰富的史料、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文献资料片《鲁迅传》的展播为手段,拉开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推动对鲁迅先生作品的阅读。接着是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到“中国文化论坛”进行“鲁迅文学作品的影像解读”、“鲁迅与青年”等系列专题讲座。接下来举行的由电影《鲁迅》导演丁荫楠、鲁迅扮演者濮存昕、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馆长孙郁为现场嘉宾的大型文化论坛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这一活动大大激发大学生阅读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濮存昕与青年学子聊电影、侃人生、谈理想,给学生一首又一首地朗诵诗歌,仿佛当年的鲁迅先生又回到了他深爱的青年当中。“我观鲁迅”征文比赛,把电影引起的感性触动提升为学生们继承鲁迅精神的理性思考。

丰富的影视文化活动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给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恰同学少年》编导对主席的深情回忆,翟俊杰、韦廉导演的军人情怀,丁荫楠、尹力、康健民、张杨、吴军等导演、演员对民族电影的执著,加上那些精美的电影海报都成为岳麓山下青年学子宝贵的珍藏。

课堂内外完善影视教育系统

湖南大学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个基地、两种课堂、三大论坛的完整教育体系,为充分发挥影视育人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基地是与潇湘电影集团联合创建的“岳麓影视文化基地”,不仅为影视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电影作品资源,而且,潇湘电影集团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影视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证。

两大课堂指的是作为教学主渠道公共选修课和以校园文化为教学形式的“周末名片欣赏”。第一课堂开设了“中外电影欣赏”、“文学名著影像阅读”、“世界动漫文化精品赏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与电影赏析”、“电影与文学”、“影视艺术概论”等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安排在星期六晚上的“周末名片欣赏”属于第二课堂,主要从经典与流行两个系列中选择影视作品,供同学们欣赏。两大课堂结合,即引导大学生的影像阅读,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三大论坛是“中国文化论坛”“艺术与人生论坛”和“科学与创新论坛”。论坛邀请的主讲嘉宾都是学生心目中的文化、艺术、科学界的名家大师,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深深感染学生。三大论坛也因此成为影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支撑。

学生参与全面培养实践能力

在湖南大学,影视艺术不仅是审美教育,还在于通过丰富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实践能力。

学校目前举行的电影活动主要由“影视文化传播创新学生团队”策划和执行。根据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分为“台本策划组”、“现场布置组”、“音像制作组”、“主持人组”和“联络组”。活动期间,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如果不是《第一军规》首映期间的亲眼所见,记者很难把历次电影活动的成功和这些略显稚嫩的脸盘联系起来。

这个团队的指导教师告诉记者,许多著名导演和演员以及专家都是学生们邀请来的。2008年,他们写信邀请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蒋建国出席电影《他们的船》首映式,蒋部长欣然应邀。首映式上他将影片主题与08年初湖南省抗冰灾联系起来:“一个民族只要精神不倒,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和迎战一切灾难。”这掷地有声的感言让湖大学子至今难忘。

细细数来,湖南大学的电影教育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的探索结出了丰硕成果。面对影视教育的未来,章兢在活动结束时告诉记者:“湖南大学将与更多的学校携手合作,把优秀影视文化育人做得更大更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